首页 >作文园地 > 专题作文 >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时间: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作者:李凭

学习与探索 201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3)10-0151-10

《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记载,北魏宣武帝元恪名下有三位皇后,她们是顺皇后于氏、皇后高氏、灵皇后胡氏,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智库|专题]。于氏与高氏在宣武帝生前相继立为皇后。胡氏虽然被《皇后列传》冠以“灵皇后”尊号,但是她在宣武帝生前并未立后;胡氏之子孝明帝元诩践阼之后,她才先被尊后为皇太妃,后被尊为皇太后。“三后”在后宫展开了血腥的斗争。虽然于氏与高氏都有强劲的外戚支撑,然而最终胜出的却是胡氏。

一、孝文帝遗诏除冯氏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三年(499)四月丙午日去世[1]185,临终对身后之事有所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部署太子元恪继位。此事在《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太和二十三年三月甲辰条下有简短的记载:“诏赐皇后冯氏死。诏司徒勰征太子于鲁阳践阼。”[1]185值得注意的是,元恪践阼之地不在国都洛阳,而在鲁阳。孝文帝下达此诏书时,正在征伐南朝之后回归洛阳的途中。他当时已经身患重病,担心自己的生命拖延不到洛阳,所以下诏征太子元恪赶往距离他较近的鲁阳践阼。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其实,孝文帝更加担忧的是皇后冯氏可能在皇宫挟持新天子以令朝廷,所以他一定要将太子调离洛阳。

这位遭受孝文帝如此防范的冯氏,是已故文明太后的侄女孝文幽皇后。冯氏在政治上确实抱有强烈的欲望,《魏书》卷一三《皇后·孝文幽皇后冯氏传》记载:“后渐忧惧,与母常氏求托女巫。祷厌无所不至,愿高祖(孝文帝)疾不起,一旦得如文明太后辅少主称命者,赏报不赀。又取三牲宫中妖祠,假言祈福,专为左道。”[1]333

后来,咸阳王元禧等人也道明了孝文帝遗诏的真谛。《幽皇后冯氏传》接着记载:“高祖崩,梓宫达鲁阳,乃行遗诏。北海王详奉宣遗旨,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冯氏)药。后走呼不肯引决,曰:‘官岂有此也,是诸王辈杀我耳!’整等执持,强之,乃含椒而尽。殡以后礼。梓宫次洛南,咸阳王禧等知审死,相视曰:‘若无遗诏,我兄弟亦当作计去之,岂可令失行妇人宰制天下,杀我辈也。’”[1]334-335咸阳王元禧等宗室诸王的议论与孝文帝的思虑相一致,都不愿意出现“妇人宰制天下”的局面。由于诸王坚定地执行遗诏,幽皇后冯氏未能逃脱引决的命运。

在下诏杀皇后与征太子的同时,孝文帝还顾命六宰臣辅政,因为新天子年纪尚轻。上引《高祖纪下》接着记载:“诏以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详为司空公,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嘉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与侍中、太尉公禧,尚书右仆射、任城王澄等六人辅政。顾命宰辅曰:‘粤尔太尉、司空、尚书令、左右仆射、吏部尚书,惟我太祖丕丕之业,与四象齐茂,累圣重明,属鸿历于寡昧。兢兢业业,思纂乃圣之遗踪。迁都嵩极,定鼎河瀍,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以仰光七庙,俯济苍生。困穷早灭,不永乃志。公卿其善毗继子,隆我魏室,不亦善欤?可不勉之!’”[1]185顾命六宰臣都已经官居要职,位为上品,掌握着朝廷最有权势的衙门。他们合力辅佐新主本是分内职责,为何还要再加上一层所谓“辅政”的身份?孝文帝刻意如此,当然是希望“公卿其善毗继子,隆我魏室”;尤其是,旨在依赖朝臣抵制后权,杜绝再度出现文明太后冯氏临朝听政那样的局面[2]。孝文帝的考虑确实长远,然而政治上并无一劳永逸的措施。孝文帝死后,形势的发展竟与他的设计迥然相异。

二、诸王专恣意不可测

太和二十三年(499)四月丁巳,元恪登基,是为宣武帝。北魏的朝政最初正如孝文帝临终安排的那样,宣武帝“居谅闇”而“委政宰辅”[1]191。在顾命宰辅中,既有元氏宗室,又有汉族士人,表面上北魏朝廷似乎成为胡汉联合执政的政权。但是,六位宰辅中,元氏宗室占有四席,汉族士人只有两位,而且实际权力控制在元氏宗室之间。如此看来,所谓“委政宰辅”的实质,是宗室辅助皇室的政治结构。而且,在四位元氏宗室宰臣中,与皇家最亲近的是咸阳王元禧与北海王元详。元禧与元详都是献文帝之子、孝文帝之同父异母弟,也就是宣武帝的叔父,两人的地位最为尊贵。

元禧任职侍中、太尉公,年龄长于元详,所以职权更加显耀。《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纪》中兴元年(501)正月“魏咸阳王禧为上相”条下胡三省注曰:“禧以太尉辅政,位居群臣之上,故曰上相。”[3]4482在辅政六宰臣中,元禧的政治地位最突出,但他却是贪婪无耻之徒。《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咸阳王禧传》记载:“及高祖崩,禧受遗辅政。虽为宰辅之首,而从容推诿,无所是非,而潜受贿赂,阴为威惠者,禧特甚焉。是年,八座奏增邑千户,世宗(宣武帝)从之,固辞不受。禧性骄奢,贪淫财色,姬妾数十,意尚不已,衣被绣绮,车乘鲜丽,犹远有简娉,以恣其情。由是昧求货贿,奴婢千数,田业盐铁遍于远近,臣吏僮隶,相继经营。世宗颇恶之。”[1]537

元禧的作为已经招致宣武帝的嫌恶,却还不自戒律,反而提出了僭越的要求。《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于烈传》记载:“世宗即位,(于烈)宠任如前。咸阳王禧为宰辅,权重当时,曾遣家僮传言于烈曰:‘须旧羽林、虎贲执仗出入,领军可为差遣。’烈曰:‘天子谅闇,事归宰辅,领军但知典掌宿卫,有诏不敢违,理无私给。’奴惘然而返,传烈言报禧。禧复遣谓烈曰:‘我是天子儿,天子叔,元辅之命,与诏何异?’烈厉色而答曰:‘向者亦不道王非是天子儿、叔。若是诏,应遣官人,所由遣私奴索官家羽林,烈头可得,羽林不可得!’禧恶烈刚直,遂议出之,乃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恒州刺史。烈不愿藩授,频表乞停。辄优答弗许。烈乃谓彭城王勰曰:‘殿下忘先帝南阳之诏乎?而逼老夫乃至于此。’遂以疾固辞。”[1]739元禧自以为地位优越,竟然妄想调用皇帝的禁卫“羽林、虎贲执仗出入”,岂料遭到统领羽林、虎贲的领军将军于烈的严厉斥责。为了报复于烈,元禧欲将于烈调离朝廷,到恒州任刺史,但是遭到于烈的坚决抵制。

于烈是鲜卑贵族,出自将门之家。他的祖父于栗磾为北魏开国勋臣,被道武帝赞为“吾之黥彭”。于烈年少时即拜官羽林中郎,此后久在宿卫;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敕留台庶政,一相参委”;孝文帝临终,于烈留守都邑,“处分行留,神色无变”,发挥了镇定洛阳局面的作用。所以,宣武帝即位之后对于烈“宠任如前”[1]735-739。

于烈之子于忠兼领直阁,常在皇帝身边,他利用机会向宣武帝进言,告发元禧等人“专姿”。《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纪》中兴元年正月条记载:“烈使忠言于魏主(宣武帝)曰:‘诸王专恣,意不可测,宜早罢之,自揽权纲。’北海王详亦密以禧过恶白帝,且www.unjs.com言彭城王勰大得人情,不宜久辅政。帝然之。”[2]4482

宣武帝虽然年轻,心中却有城府。他利用于烈对元禧的愤慨,发起了夺权行动。《魏书·于烈传》记载:“世宗以禧等专擅,潜谋废之。会(景明)二年正月初祭,三公并致斋于庙,世宗夜召烈子忠,谓曰:‘卿父忠允贞固,社稷之臣。明可早入,当有处分。’忠奉诏而出。质明,烈至,世宗诏曰:‘诸父慢怠,渐不可任,今欲使卿以兵召之,卿其行乎?’烈对曰:‘老臣历奉累朝,颇以干勇赐识。今日之事,所不敢辞。’乃将直阁已下六十余人,宣旨召咸阳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卫送至于帝前。诸公各稽首归政。以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领军,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并前五百户。自是长直禁中,机密大事,皆所参焉。”[1]739-740由于于烈的支持,辅政“诸公各稽首归政”,宣武帝于景明二年(501)夺权成功。因此,于烈不仅升官晋爵,而且参与“机密大事”。

形势骤变,元禧遭到疏远,他心中惴惴不安,于是谋划造反。《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世宗既览政,禧意不安。而其国斋帅刘小苟每称左右言欲诛禧。禧闻而叹曰:‘我不负心,天家岂应如此!’由是常怀忧惧。加以赵修专宠,王公罕得进见。禧遂与其妃兄兼给事黄门侍郎李伯尚谋反。时世宗幸小平津,禧在城西小宅。初欲勒兵直入金墉,众怀沮异,禧心因缓。自旦达晡,计不能决,遂约不泄而散。”[1]538元禧集合亲信谋反,临时却犹豫作罢,虽“约不泄而散”,然而岂能保住秘密。《魏书·于烈传》记载:“太尉、咸阳王禧谋反也,武兴王杨集始驰于北邙以告。时世宗从禽于野,左右分散,直卫无几,仓卒之际,莫知计之所出。乃敕(于)烈子忠驰觇虚实。烈时留守,已处分有备,因忠奏曰:‘臣虽朽迈,心力犹可。此等猖狂,不足为虑。顾缓跸徐还,以安物望。’世宗闻之,甚以慰悦。及驾还宫,禧已遁逃。诏烈遣直阁叔孙侯将虎贲三百人追执之。”[1]740元禧谋反事泄,不久被杀。在镇压元禧的事件中,于氏父子建立了首功,因而备受恩宠。

为了巩固于氏家族的地位,于烈设法将其侄女送进后宫。《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顺皇后于氏传》记载:“宣武顺皇后于氏,太尉烈弟劲之女也。世宗始亲政事,烈时为领军,总心膂之任,以嫔御未备,因左右讽谕,称后有容德,世宗乃迎入为贵人。时年十四,甚见宠爱,立为皇后,谒于太庙。”[1]336于氏入宫之后,先为贵人,不久便被立为皇后。与皇家联姻成功,于家成为参与“机密大事”的外戚。外戚参政的局面出现。

三、所谓宽容性不妒忌

于氏之立,成为宣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可惜为时不久于烈就患暴疾去世。《魏书·于烈传》记载:“顺后既立,(于烈)以世父之重,弥见优礼。八月,暴疾卒,时年六十五。世宗举哀于朝堂,给东园第一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赐钱二百万,布五百匹。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追封巨鹿郡开国公,增邑五百户,并前千户。”[1]740所记于烈去世的时间仅有月份,为“八月”。溯其前文,有“会(景明)二年正月礿祭,三公并致斋于庙,世宗夜召烈子忠”等语,此“八月”的年份应为景明二年。然而,据《魏书·世宗纪》记载,于氏立后的时间是景明二年九月己亥日[1]194,于烈“暴疾卒”事记录于“顺后既立”之后,则此“八月”似乎在景明三年或此后的年份。核对《北史》卷二三《于栗磾附于烈传》,则记载更略,无补于了解于烈去世的时间[4]。

《魏书》卷三一《于栗磾附于忠传》记载:“世宗即位,迁长水校尉,寻除左右郎将,领直寝。……父忧去职。末几,起复本官。迁司空长史。于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阿衡王室,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1]741对于上述,《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纪》中兴元年十一月丁酉条有相同的记载,为了便于比照,亦抄录如下:“以北海王详为太傅,领司徒。……详贵盛翕赫,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私以官物给之。司徒长史于忠责遇于详前曰:‘殿下,国之周公,阿衡王室,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踧踖,详亦惭谢。”[2]4502通过比照不难发现,于忠指责王遇的语言,在《资治通鉴》与《魏书》的记载中竟然完全相同。这表明,《魏书》的这段记载是《资治通鉴》编撰时的史料来源。然而,两书所记于忠与元详的官职却有差异。这又表明,《资治通鉴》的编者撰写该段时还曾参考过其他文献。由此可见,《资治通鉴》将该段记载列在《齐纪》和帝中兴元年十一月丁酉条下,是经过审慎酌定的。而南齐和帝的中兴元年,在北魏正是景明二年。

关于于忠的官职,《魏书》记作“司空长史”,《资治通鉴》则记作“司徒长史”,未知孰非。但无论以孰为是,都应该是于忠经过“父忧”之后的迁官。则于烈去世不可能在景明二年以后,其“暴疾卒”的八月就应该在景明二年。照此理解,于氏立后应在于烈去世之后。不过,于氏之立后与于烈之死,其间时差仅一个月,而且《顺皇后于氏传》称于烈曾有过“因左右讽谕,称后有容德”的活动,可知于氏入宫以及当贵人之际于烈尚在人世。至于《魏书·于烈传》所记“以世父之重,弥见优礼”,应当指于烈去世以后宣武帝为之举哀、给赐、赠封等事项。为此,对照《北史·于烈传》中相关记载便会更显明确。

于烈去世,对于于家的政治地位是极大损失。“(于)忠每以鲠直为(元)详所忿,尝骂忠曰:‘我忧在前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忠曰:‘人生于世,自有定分。若应死于王手,避亦不免;若其不尔,王不能杀!’忠以讨咸阳王禧功,封魏郡公,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魏主以忠为列卿,令解左右,听其让爵。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2]4502其时,于烈刚死,于忠的地位尚未稳固,必然会受权臣排挤。而在后宫的于氏,因立为皇后不久,故也难以帮助于忠。

关于于氏在后宫的表现,《顺皇后于氏传》记载十分简略,曰:“后静默宽容,性不妒忌。”[1]336其实史家的赞扬并不得实,《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京兆王愉传》记载:“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迁中书监。世宗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答。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逆,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于内,以子付妃养之。”[1]589-590宣武帝为京兆王元愉纳娶顺皇后妹,此事或许与顺皇后的诱导相关。元愉是宣武帝的同父异母弟,顺皇后妹成为元愉之妃,对于于家而言乃是双重联姻,系锦上添花之举。岂料元愉任徐州刺史时已有“宠嬖”,并且生有一子,因此顺皇后妹进入元愉之家后颇受冷落。顺皇后为了自家的发展,竟然亲自出面,帮助其妹排除对手。她“毁击”元愉宠妾李氏,“强令为尼于内”,甚至还剥夺李氏之子。由此事观察,于氏的性格实在与史家所云“宽容”的评价大相径庭,她的表现何其霸道,绝非不怀妒忌之心。

不过,妨碍于家发展的不仅仅是宗室北海王元详,还有另外一家外戚,那就是宣武帝的舅氏高家。

四、礼敬尚隆心存杀机

宣武帝排除宗室诸王,却又难以驾驭朝廷,他不得不利用外戚和近臣。《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纪》中兴元年正月“魏主时年十六”条记载:“(宣武帝)不能亲决庶务,委之左右。于是幸臣茹皓、赵郡王仲兴、上谷寇猛、赵郡赵脩、南阳赵邕及外戚高肇等始用事,魏政浸衰。”[2]4483在这段记载中,将外戚高肇排列在最后,实际上高肇所受恩宠超过了幸臣茹皓、王仲兴、寇猛、赵脩等人。

高肇是宣武帝生母孝文昭皇后高氏之兄,为宣武帝亲舅。昭皇后早就遇害身亡,所以高家在孝文帝朝并无起色[1]335。宣武帝即位以后,高家忽然被召到朝廷接受封拜,《魏书·高肇传》记载:“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也。自云本渤海蓨人,五世祖顾,晋永嘉中避乱入高丽。父扬,字法修。高祖初,与弟乘信及其乡人韩内、冀富等入国,拜厉威将军、河间子,乘信明威将军,俱待以客礼,赐奴婢、牛、马、彩帛。遂纳扬女,是为文昭皇后,生世宗。扬卒。景明初,世宗追思舅氏,征肇兄弟等。录尚书事、北海王详等奏:‘扬宜赠左光禄大夫,赐爵渤海公,谥曰敬。其妻盖氏宜追封清河郡君。’诏可。又诏扬嫡孙猛袭渤海公爵,封肇平原郡公,肇弟显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始世宗未与舅氏相接,将拜爵,乃赐衣帻,引见肇、显于华林都亭。皆甚惶惧,举动失仪。数日之间,富贵赫弈。”[1]1829高家出自于东裔的高丽族[5]163-179,地处偏僻,门第寒素。皇恩突然降临,高家意想不到,因此“皆甚惶惧,举动失仪”。

高家骤然“富贵赫弈”,似乎梦境,却系事实。不久,咸阳王元禧被诛。镇压元禧谋反的首功当属于烈、于忠父子,但是最大的获利者却是高肇。《高肇传》记载:“是年,咸阳王禧诛,财物、珍宝、奴婢、田宅多入高氏。未几,肇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尚世宗姑高平公主,迁尚书令。”[1]1829高肇既分得元禧的家财,又获得北魏朝政的权力。他先领吏部,执掌朝廷人事;后迁尚书令,总览行政大权。

高肇尚宣武帝之姑高平公主,与皇家亲上加亲,政治地位更加巩固。而北魏政治也形成为新的格局,《魏书·北海王详传》记载:“世宗讲武于邺,详与右仆射高肇、领军于劲留守京师。”[1]561从辅政的咸阳王元禧等人手中夺回政权,宣武帝得以览政;随后,宣武帝来到邺城重镇“讲武”,以此震慑局面;为了预防政变,宣武帝命元详、高肇与于劲留守京师。领军于劲是顺皇后的父亲,《魏书》卷八三下《外戚下·于劲传》中称他“颇有武略”[1]1832。对于京师留守的用人,宣武帝是煞费苦心的。于劲与高肇同被安排作京师留守,形成于、高两外戚对付元详一宗室的格局。

高肇骤然暴发,所受皇恩无人堪比,当然他也为此做出了显著回报。读《魏书·高肇传》,不难感受到史家对高肇这样的外戚是抱着片面的批判态度的。即便如此,也偶尔流露出赞扬之词来。该传记载:“肇出自夷土,时望轻之。及在位居要,留心百揆,孜孜无倦,世咸谓之为能。”[1]1830“世咸谓之为能”是相当高的评价,在微词屡见的《高肇传》中出现如此评价,应该是客观的,也是难得的。《魏书》卷八《世宗纪》史臣曰:“世宗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垂拱无为,边徼稽服。而宽以摄下,从容不断,太和之风替矣。”[1]215宣武帝朝的初期,推行“宽以摄下”的政策,致使腐败丛生,引起权力纷争[6]。宣武帝朝的中后期,因高肇“在位居要”而相对平稳,从而在文治方面颇有作为。宣武帝得以“垂拱无为”,是因为有高肇在“留心百揆”的缘故。北魏政权能够造就“天下想望风化”的景象,其中应有高肇的贡献。

当然,陷入政坛的高肇必然要成为宣武帝用以铲除对手的工具。元禧被诛之后,另一位辅政皇叔元详一度独揽朝政,并且排挤了外戚于忠。元详一时志满意得,却不料好景不长。《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北海王详传》记载:“至此,(北海王详)贵宠崇盛,不复言有祸败之理。后为高肇所谮,云详与皓等谋为逆乱。”[1]562对于元详的处境,胡三省在《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纪》中兴元年十一月丁酉条下注曰:“详能以计疎于忠,而不知高肇已制其后矣。”[2]4502

高肇攻击的主要对象是宗室诸王,诸王之中又以元详为重点。《高肇传》记载:“世宗初,六辅专政,后以咸阳王禧无事构逆,由是遂委信肇。肇既无亲族,颇结朋党,附之者旬月超升,背之者陷以大罪。以北海王详位居其上,构杀之。又说世宗防卫诸王,殆同囚禁。”[3]1830仅仅依据上述记载来看,似乎元详之败纯系“高肇所谮”的缘故。其实,元详自身贪腐已极,而且张狂无忌,才终于招致朝野愤慨,此为根本原因。《北海王详传》记载:“初,太和末,详以少弟延爱;景明初,复以季父崇宠。位望兼极,百僚惮之。而贪冒无厌,多所取纳;公私营贩,侵剥远近;嬖狎群小,所在请托。珍丽充盈,声色侈纵,建饰第宇,开起山池,所费巨万矣。又于东掖门外,大路之南,驱逼细人,规占第宅。至有丧柩在堂,请延至葬而不见许,乃令舆榇巷次,行路哀嗟。……详虽贪侈聚敛,朝野所闻,而世宗礼敬尚隆,凭寄无替,军国大事,总而裁决。每所敷奏,事皆协允。详常别住华林园之西隅,与都亭、宫馆密迩相接,亦通后门。世宗每潜幸其所,肆饮终日,其宠如此。又详拜受,因其私庆,启请世宗。世宗频幸南第,御其后堂,与高太妃相见,呼为阿母,伏而上酒,礼若家人。临出,高每拜送,举觞祝言:‘愿官家千万岁寿,岁岁一至妾母子舍也。’”[1]561-562宣武帝对元详早就不满,但是表面上却故作姿态,甚至对元详母子“礼敬尚隆”,其实心中已经存下杀机。

《魏书》的作者也是这样看待的,《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卷末史臣曰:“北海(王详)义昧鹡鸰,奢淫自丧,虽祸由间言,亦自贻伊戚。”[1]566对于发生在朝廷贵臣身上的“奢淫自丧”罪行,身为朝廷“衡轴”的高肇理应积极参与调查,并及时向皇帝报告情况,倘若不闻不问,甚至纵容勾结,反倒是失于职责的行为。何况,劾奏、纠查与议罪者另有其他大臣,而且指挥这些人的正是宣武帝。《北海王详传》记载:“于时,详在南第,世宗召中尉崔亮入禁,敕纠详贪淫,及茹皓、刘胄、常季贤、陈扫静等专恣之状。亮乃奏详:‘贪害公私,淫乱典礼。朝廷比以军国费广,禁断诸蕃杂献,而详擅作威令,命寺署酬直。驱夺人业,崇侈私第。蒸秽无道,失尊卑之节;尘败宪章,亏风教之纪。请以见事,免所居官爵,付鸿胪削夺,辄下禁止,付廷尉治罪。’并劾皓等,夜即收禁南台。又虎贲百人围守详第,虑其惊惧奔越,遣左右郭翼开金墉门,驰出谕之,示以中尉弹状。……徙详就太府寺,围禁弥切。”[1]562元详被处置之后,宗室诸王均受监督,“殆同囚禁”。

在收禁北海王详过程中,北魏朝廷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下,表现得“围禁弥切”。这是因为,自从元禧死后,元详就在孝文帝顾命大臣之中处于独尊的地位。对他的处置,意义并非仅在于惩治腐败,而是更加着眼于政治。这在宣武帝下达的诏书中写的十分明确,《北海王详传》记载该诏书称:“王位兼台辅,亲懿莫二,朝野属赖,具瞻所归。不能励德存道,宣融轨训,方乃肆兹贪腼,秽暴显闻。远负先朝友爱之寄,近乖家国推敬所期,理官执宪,实合刑典,天下为公,岂容私抑。……邦家不造,言寻感慨。”宣武帝以“天下为公”的名义,沉重地打击了宗室诸王势力。至此,孝文帝以宗室辅政的政治设计彻底破产。

五、宫禁事秘莫能知悉

宗室压抑,外戚伸张,高肇“在位居要”。为了巩固政治地位,与于家一样,高肇也设法将其侄女引入北魏后宫。《魏书》卷一三《皇后·宣武皇后高氏传》记载:“宣武皇后高氏,文昭皇后弟偃之女也。世宗纳为贵人,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后拜为皇后,甚见礼重。”[1]336高氏入宫后“甚见礼重”,高家与皇家由此亲上加亲。

关于高氏的情况,《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能够补其本传的疏略:“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尼讳英,姓高氏,渤海條人也。文昭皇太后之兄女。世宗景明四年纳为夫人。正始五年拜为皇后。帝崩,志愿道门,出俗为尼。以神龟元年九月廿四日薨於寺。十月十五日迁葬于邙山。”[7]由此墓志铭得知,尼慈义原即宣武皇后高氏,俗名为英。

赵万里先生据罗振玉《辽居乙稿》指出,该墓志铭与《魏书》所载内容有所不同[8],

资料大全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http://www.lp1901.com)。现据以归纳成四点:第一,高氏系孝文昭皇后兄之女,而非如本传所谓弟之女;第二,高氏入宫后被纳为夫人,而非如本传所谓纳为贵人;第三,高氏于正始五年(508)拜为皇后,而非如《魏书》卷八三下《高肇附高偃传》所谓永平元年(508)立为皇后;第四,关于高氏去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原因,《尼慈义墓志铭》有别于《魏书》的相关记载。

《尼慈义墓志铭》与《魏书》相关记载之间竟有如此多的不同,说明宫廷之事诸多忌讳,致使外界传说难以详悉。关于上述:第一点,确如罗振玉所证,但不影响本文的论证。第三点,也如罗振玉所述,高氏拜后于正始五年七月甲午,当年八月丁卯才改年号为永平[1]206。由于改年在后,所以《高偃传》以永平元年为高氏立后之年不够准确。这一点也不影响本文的论证。对于第一点与第三点,均可不顾;至于第四点,将要在本文第七节中论述;以下专论第二点。

高氏立后前的身份为夫人之事,可由《世宗纪》的记载得到佐证,该纪永平元年七月甲午条明确记载“以夫人高氏为皇后”[1]206。不过,这与本传称高氏为“贵人”并不矛盾。《魏书》卷一三《皇后列传》之序言称:“汉因秦制,帝之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妃曰皇后,余则多称夫人,随世增损,非如《周礼》有夫人、嫔妇、御妻之定数焉。……太祖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宫,余妾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世祖太武帝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后庭渐已多矣。……高祖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据此可知,在太祖道武帝朝,沿袭秦汉旧制,夫人只是后宫诸妾的泛称;至世祖太武帝朝,后宫嫔妃才有昭仪、贵人、椒房、中式数等,贵人为诸妾名目之一;到高祖孝文帝朝,将后宫品位规范化,从此夫人成为内官之一,而贵人则不在内官之列。不过,由于习惯尚在,贵人被泛化成为后宫嫔妃的尊称。《孝文昭皇后高氏传》记载:“其后有司奏请加昭仪号,谥曰文昭贵人,高祖从之。世宗践阼,追尊配飨。”[1]335可见,在孝文帝与宣武帝两朝,就连地位仅次于皇后的昭仪都可以称作贵人。《魏书·高肇附高偃传》中称,高氏入宫后为“贵嫔”[1]1832。此贵嫔与贵人一样是对后宫尊者的称呼,但也不在内官之列。要之,对于立后之前的高氏,其墓志铭称作“夫人”,是依据其品位;本传称作“贵人”,乃是泛称,两处均无错误。

值得注意的倒是,在孝文帝改定的内官系列中,夫人位视三公,在皇后与昭仪等二三人之下就是夫人。《尼慈义墓志铭》称高氏于景明四年被纳为夫人,其地位是直逼皇后于氏及其他昭仪的。而在此时,高家势头正旺,于家外戚却正受北海王元详等人的排挤。所以,对于氏而言,高氏的存在是相当大的威胁。

何况,于氏还具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久不生子。久不生子的原因有三种可能:一是生理方面有缺陷,二是未蒙夫君宠爱,三是主观上畏惧生育。从后来诞有皇子昌看,于氏久不生子的原因应该是畏惧生育。那么于氏为何畏惧生育呢?因为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立有子贵母死故事,按照其规则,储君之母要被赐死。于氏身为皇后,倘若第一个生下皇子,该皇子就理应成为储君,则于氏性命难保。换而言之,于氏并非不想生子,而是在等待宫中其他人首先生出皇子来。

由于子贵母死故事,不仅椒掖之中人人自危,宫人亲属也家家担忧。《京兆王愉传》称:“(顺皇)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乃上表劝广嫔侍。”[1]590于劲的上表,表面上看在为皇家着想,实际上是为顺皇后担忧。因为,倘若其他嫔妃能够先行诞育子嗣,已经身为皇后的于氏就再也不必顾虑前途不测了。

然而,在当时的医药条件下,防范怀孕之事比较困难,而且由不得妇女个人。后来于氏不仅怀孕,而且生出的是儿子,那就是皇子昌。据《世宗纪》记载,皇子昌诞生于正始三年春正月丁卯日[1]201,时距于氏在景明二年九月己亥日立为皇后已经六个年头。皇子昌是宣武帝的第一位皇子,从当日大赦天下来看,其前途就是皇储。

首位皇子诞生,对于皇家是喜庆,对于于氏却是凶兆。不过,执行此规则者应该是比皇后的地位更高之人,此时北魏宫中并无太后,所以于氏的命运就全然取决于宣武帝了。宣武帝当时对于氏的态度如何,并无史料透露。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极为不利于于氏的因素明摆着,那就是夫人高氏存在于宣武帝身边。

关于高氏的品性,其本传在两处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前曰“妒忌”,后称“悍忌”[1]336,337,可见她绝非等闲之辈。高氏夫人与于氏皇后,两妒相遇难免恶斗,其胜败不仅决定个人的命运,而且关乎家族的前景。两者恶斗的细节虽然不详,结果却是清楚的,位居皇后的于氏惨败。

《顺皇后于氏传》记载:“其后(于氏)暴崩,宫禁事秘,莫能知悉,而世议归咎于高夫人。葬永泰陵,谥曰顺皇后。”[1]336仅仅依据这段史料,很难判断于氏之死是否与子贵母死故事相关,也难以获知宣武帝在此事件中的作用。《顺皇后于氏传》将于氏之死“归咎于高夫人”,这也仅仅属于“世议”,并无实据。不过,反常的是,于氏之死分明系“暴崩”,却不见朝廷追究罪责,由此得见宣武帝当时对于氏已经漠然。反过来也可以说,正是宣武帝的漠然态度,造成了于氏被害的悲剧。不过,从于氏“暴崩”后会出现“归咎于高夫人”的“世议”现象,可以看出高、于两家的矛盾斗争已经成为世人的共识。

据《世宗纪》记载,于氏于正始四年十月丁卯日去世[1]205。于氏去世不足半年,其子皇子昌也死去,时为永平元年三月戊子,享年仅仅虚岁三岁[1]205。皇子昌之死,当时的舆论也归咎于高家。《高肇传》记载:“皇子昌薨,佥谓王显失于医疗,承(高)肇意旨。”[1]1830王显以医术显达于北魏朝廷[1]1968-1969,但医术难以回天,皇子昌之死或属医疗不济的缘故。虽然史载有“佥谓”王显“承肇意旨”云云,但不一定属实。其实,皇子昌之死,对于高家有害无利,因为此后就该高氏担心怀孕的事情了。

于氏及皇子昌都死了,高氏成为宣武帝朝第二位皇后。但是,于家与高家的斗争并未完结。

六、一身之死何缘畏惧

高氏在后宫争强之际,高肇与宗室诸王的关系继续恶化。《高肇传》记载:“时顺皇后暴崩,世议言肇为之。……及京兆王愉出为冀州刺史,畏肇恣擅,遂至不轨。肇又谮杀彭城王勰。由是朝野侧目,咸畏恶之。”[1]1830高肇敢于陷害诸王,是因为背后有宣武帝的唆使;诸王欲反,也以清除宣武帝宠任的高肇为理由。《京兆王愉传》记载:“(京兆王愉)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于是世宗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始愉自以职求侍要,既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及在州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杀害主上。于是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立李氏为皇后。世宗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送。诏征赴京师,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销絷之中,饮食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面目见于至尊!’于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或云高肇令人杀之。敛以小棺,瘗之。”[1]1830元愉“贪纵不法”,受到处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不思悔过,居然“在州谋逆”,而谋逆的理由竟是谎称“高肇谋杀害主上”。宗室诸王与外戚高肇之间如水火不相容,已成众所周知的现象。所以,元愉分明是“绝气而死”,却会被舆论称为“高肇令人杀之”。

另一位权势显赫的宗室王彭城王勰之死,则起因于公开反对高氏立后。《魏书·彭城王勰传》记载:“(彭城王勰)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闲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性仁孝,言于朝廷,以其舅潘僧固为冀州乐陵太守。京兆王愉构逆,僧固见逼从之。尚书令高肇性既凶愎,贼害贤俊。又肇之兄女,入为夫人,顺皇后崩,世宗欲以为后,勰固执以为不可。肇于是屡谮勰于世宗,世宗不纳。因僧固之同愉逆,肇诬勰北与愉通,南招蛮贼。勰国郎中令魏偃、前防阁高祖珍希肇提携,构成其事。肇初令侍中元晖以奏世宗,晖不从,令左卫元珍言之。世宗访之于晖,晖明勰无此。世宗更以问肇,肇以魏偃、祖珍为证,世宗乃信之。”[1]582高肇诬陷元勰与元愉私通叛逆之事被证成,反对立高氏为后的障碍被排除,于是高家如愿以偿。

高氏于永平元年七月甲午日被立为皇后,时隔于氏之死仅仅九个月[1]206。两个月后,彭城王元勰便大祸临头。“永平元年九月,召勰及高阳王雍、广阳王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及高肇等入。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肯进,遂击之,良久。更有使者责勰来迟,乃令去牛,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俄而,元珍将武士赍毒酒而至。勰曰:‘吾忠于朝廷,何罪见杀!一见至尊,死无恨也。’珍曰:‘至尊何可复见!王但饮酒。’勰曰:‘至尊圣明,不应无事杀我,求与告我罪者一对曲直。’武士以刀环筑勰二下。勰大言曰:‘皇天!忠而见杀。’武士又以刀环筑勰。勰乃饮毒酒,武士就杀之。向晨,以褥裹尸,舆从屏门而出。载尸归第,云王因饮而薨。勰妃李氏,司空冲之女也,号哭大言曰:‘高肇枉理杀人,天道有灵,汝还当恶死。’及肇以罪见杀,论者知有报应焉。……勰既有大功于国,无罪见害,百姓冤之。行路士女,流涕而言曰:‘高令公枉杀如此贤王!’有朝贵贱,莫不丧气。”[1]582-583对于彭城王勰被杀事件的前因后果、征兆预感以及坊间舆论,史家均作了大肆渲染。不管彭城王勰案是否冤屈,当时舆论汹汹应属实情,这般形势对于宫中的高氏与朝廷的高肇十分不利。

彭城王勰被杀后,宣武帝也略有追悔之意,这可以从他给予彭城王勰的高规格礼遇看出来。《彭城王勰传》记载:“世宗为举哀于东堂。给东园第一秘器、朝服一袭、赙钱八十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大鸿胪护丧事。……追崇假黄铖、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公、侍中、太师、王如故。给銮略九旒、虎贲班剑百人、前后部羽葆鼓吹、辒辌车。”[1]583宣武帝一再地追崇彭城王勰,表明他对于处决彭城王勰之事是有所悔悟的。

彭城王勰死后,宗室势力暂时被压抑住。不过,高肇虽然获胜,却也陷入更大的矛盾漩涡。《高肇传》记载:“(高肇)因此专权,与夺任己。又尝与清河王怿于云龙门外庑下,忽忿诤,大至纷纭。太尉、高阳王雍和止之。”[1]1830依靠镇压宗室的手段,高肇帮助宣武帝巩固了政权,但自己陷入了朝野侧目的境地。

不过,在十分孤立的情况下,高肇却利用权势作了不少革新举动。《高肇传》记载:“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1]1830高肇是依靠外戚身份暴发者,史家对他这样的人抱有一定程度的偏见,所以这段描述中充斥着批判的言辞。不过,剥开偏见的外衣,也能窥出高肇执政期间对于“先朝旧制”作过不少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自当别论,但至少其中所述“怨声盈路”云云是夸张之词。发出怨声者其实都是所谓的“勋人”,而非普通的民众,所以怨声是有的,却还不至于盈路。

与此同时,宫中形势也有变化,这与皇家的子嗣相关。《宣武皇后高氏传》记载:“世宗纳(高氏)为贵人,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后拜为皇后,甚见礼重。性妒忌,宫人希得进御。”[1]336原来,高氏在立后之前生有皇子及公主,不过皇子“早夭”了。皇子死亡的原因不见于史载,很可能与高氏摄于子贵母死故事相关。更有甚者,高氏立为皇后之后,不但自己不欲生子,而且还阻挠其他宫人“进御”。所以,同传还称:“世宗暮年,高后悍忌,夫人嫔御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由是在洛二世,二十余年,皇子全育者,惟肃宗而已。”[1]336-337北魏皇家出现子嗣危机,史家将此归咎于高氏的“悍忌”。高氏固然品性“悍忌”,其实她也处于两难之中:自己生子,可能被赐死;她人生子,权势必定旁落。从根本上讲,乃是道武帝设立子贵母死故事造下的灾孽使然,对于北魏皇家实在是报应!

在上述情况下,宣武帝身边又冒出一位胡氏,使局面变得更加复杂。《魏书·宣武灵皇后胡氏传》记载:“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国珍女也。母皇甫氏,产后之日,赤光四照。京兆山北县有赵胡者,善于卜相,国珍问之。胡云:‘贤女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勿过三人知也。’后姑为尼,颇能讲道。世宗初,入讲禁中。积数岁,讽左右称后姿行。世宗闻之,乃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1]337关于胡氏被召入掖庭的时间,本传未作记载。胡氏后来生有一子,是为孝明帝。《魏书·肃宗纪》记载,孝明帝诞生于永平三年(510)三月丙戌日[1]221。据此知道,胡氏怀孕的时间大约在永平二年五月之后,则胡氏入宫的时间应该在永平二年五月之前。

关于胡氏的家庭,在《魏书》卷八三《外戚下·胡国珍传》记载:“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也。祖略,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克统万,渊以降款之功,赐爵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国珍少好学,雅尚清俭。太和十五年袭爵,例降为伯。女以选入掖庭。”[1]1883胡家出身夏国降臣,论尊贵远不如于家,论显赫更不如高家。但是,为了让胡氏进入宫中,其家曾经煞费苦心。《灵皇后胡氏传》所谓“赤光四照”的征候以及赵胡的卜语当然属于编造的,不足凭信。胡氏之姑借讲道以施展影响,从而乘机帮助胡氏入宫,这倒是真实可信的。胡氏之姑的活动竟然持之以恒,“积数岁”之久。由胡氏入宫的永平二年五月往前推“数岁”,恰恰是于氏与高氏相妒达到高潮的正始年间。胡家如此算计,也许是看准了后宫的矛盾变化。

胡氏入宫后为承华世妇,位视中大夫,地位绝不能与夫人相比。然而胡氏性格倔强,并非常人堪比。《胡氏传》又记载:“而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唯后(胡氏)每谓夫人等言:‘天子岂可独无儿子,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及肃宗在孕,同列犹以故事相恐,劝为诸计。后固意确然,幽夜独誓云:‘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所不辞也。’既诞肃宗,进为充华嫔。”[1]337所谓“国旧制”,正是子贵母死故事。其实,胡氏并非不畏旧制,她宁肯“子生身死”的举动乃是拼命一搏,是向妒妇高氏公然发起的挑战。也只有如此,她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胡充华的挑战激起不小的波澜,反应最敏感的当然是宣武帝。《胡氏传》记载:“先是,世宗频丧皇子,自以春秋长矣,深加慎护,为择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养于别宫,皇后及充华嫔皆莫得而抚视焉。”[1]337将皇子“养于别宫”的目的,是为了防范皇后及充华嫔的加害,其中最主要的防范目标,正是“悍忌”的皇后高氏。胡充华的挑战,必然会感动宣武帝;宣武帝的防范措施,则表明高氏的地位发生动摇了。

作为连锁效应,宣武帝对高肇的态度也逐渐冷淡。《高肇传》记载:“延昌初,(高肇)迁司徒。虽贵登台鼎,犹以去要,怏怏形乎辞色。众咸嗤笑之。”[1]1830高肇迁官司徒,政治地位虽然提高,但是权势却被架空。这是朝廷众臣都能看得出来的,所以“咸嗤笑之”;高肇自己心中也很明白,所以“怏怏形乎辞色”。发生在高肇身上的变化,并不仅仅因为胡氏在宫中的挑战,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宗室势力已经大受挫折,宣武帝不太需要高肇这样的政治打手了。

延昌三年(514),高肇离开朝廷,受命出征西蜀。“其年,大举征蜀,以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为之节度。与都督甄琛等二十余人俱面辞世宗于东堂,亲奉规略。是日,肇所乘骏马停于神虎门外,无故惊倒,转卧渠中,鞍具瓦解,众咸怪异。肇出,恶焉。”[1]1830高肇出征之前,出现所乘骏马惊倒的征兆。所谓征兆,本不可信,但是这与高肇的权势转衰暗合,所以会令高肇“恶焉”。

七、母以子贵奈我如何

形势急转直下,延昌四年(515)正月丁巳,宣武帝突然驾崩[1]215。保护伞倒下,高家面临严峻形势。宗室诸王以及于家外戚立即与高肇在朝廷的党羽展开生死较量。此时,于家的代表是于烈之子于忠,宗室诸王的代表是高阳王元雍。

于忠在延昌年间任侍中、领军将军,宣武帝去世后他迎立孝明帝即位,执掌朝政。“及世宗崩,夜中与侍中崔光遣右卫将军侯刚,迎肃宗于东宫而即位。忠与门下议:以肃宗幼年,末亲机政;太尉、高阳王雍属尊望重,宜入居西柏堂,省决庶政;任城王澄明德茂亲,可为尚书令,总摄百揆。奏中宫,请即敕授。”针对此局面,高肇的党羽曾经负隅顽抗,《于忠传》接着记载:“御史中尉王显欲逞奸计,与中常侍、给事中孙伏连等厉色不听,寝门下之奏。……孙伏连等密欲矫太后令,以高肇录尚书事,显与高猛为侍中。忠即于殿中收显,杀之。忠既居门下,又总禁卫,遂秉朝政,权倾一时。”[1]742-743由于高肇远离朝廷,王显等人势力单薄,难以施展,其阴谋被于忠粉碎。

于忠得逞,随即起用元雍。元雍是孝文帝的同父异母弟,宣武帝的叔父,原任太保,领太尉、侍中。《魏书》卷二一上《献文六王上·高阳王雍传》记载:“肃宗初,诏雍入居太极西柏堂,谘决大政,给亲信二十人。又诏雍为宗师,进太傅、侍中,领太尉公,王如故。”[1]554

当高肇党羽“欲逞奸计”之际,高氏曾在宫中有所配合。《于忠传》记载:“初,世宗崩后,高太后将害灵太后。刘腾以告侯刚,刚以告忠。忠请计于崔光,光曰:‘宜置胡嫔于别所,严加守卫,理必万全,计之上者。’忠等从之。具以此意启灵太后,太后意乃安。故太后深德腾等四人,并有宠授。”[1]745此处灵太后即上文已述之胡氏,高太后即上文已述之皇后高氏。高氏本欲加害胡氏,以便控制后宫,无奈有于忠保护,其计划未能实施。虽然有过此番斗争,皇后高氏却于延昌四年二月庚辰被尊为皇太后[1]221。张金龙教授指出,“这或许是于忠等人为引诱高肇徒手进京而施展的一个计策,而并非有任何支持高氏的意图”[9]。

高肇手握重兵,得到宣武帝去世的噩耗,却未有任何异常举动。《高肇传》记载:“(延昌)四年,世宗崩,赦罢征军。肃宗(孝明帝)与肇及征南将军元遥等书,称讳言,以告凶问。肇承变哀愕,非唯仰慕,亦私忧身祸,朝夕悲泣,至于羸悴。将至,宿瀍涧驿亭,家人夜迎省之,皆不相视。直至阙下,衰服号哭,升太极殿,奉丧尽哀。”[1]1830-1831高肇虽然“私忧身祸”,却毅然返程奔丧,甚至不视家人,表明他对朝廷并无反心。高肇起自寒微,骤然暴发,其政绩如何,另当别论,但对宣武帝心怀感恩,却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高肇并未因此免祸,《高肇传》接着记载:“太尉、高阳王先居西柏堂,专决庶事,与领军于忠密欲除之。潜备壮士直寝邢豹、伊瓮生等十余人于舍人省下。肇哭梓宫讫,于百官前引入西廊,清河王怿、任城王澄及诸王等皆窃言目之。肇入省,壮士扼而拉杀之。下诏暴其罪恶,又云刑书未及,便至自尽,自余亲党,悉无追问。削除职爵,葬以士礼。及昏,乃于厕门出其尸归家。初,肇西征,行至函谷,车轴中折。从者皆以为不获吉还也。”[1]1831元雍与于忠串通,谋杀了高肇。高肇被杀于延昌四年二月辛巳日[1]221,时为高氏被尊为皇太后的二月庚辰日之次日。

高肇死后的次月,高氏太后陷入困厄境地。延昌四年三月甲辰,高氏被迫出俗为尼。高氏此后的遭遇,《宣武皇后高氏传》有所记载:“及肃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寻为尼,居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入宫中。……神龟元年,太后出觐母武邑君。时天文有变,灵太后欲以后当祸,是夜暴崩,天下冤之。丧还瑶光佛寺,殡葬皆以尼礼。”[1]336-337

对于高氏的结局,《尼慈义墓志铭》所镌有所避讳。这就是本文第五节中赵万里先生据罗振玉《辽居乙稿》指出的《尼慈义墓志铭》与《魏书》所载诸多不同处之一。其中第四点认为:关于高氏死因,墓志铭不如本传得实,不过墓志铭也已“隐约言之”;关于高氏去世的时间,“殆以(九月)二十四日暴崩,越二日始宣布耶”。

笔者认为,关于高氏死事,本传反较墓志铭得实的看法是正确的。根据本传,高氏去世之前曾“出觐母武邑君”,随后因胡氏“欲以后当祸”而于“是夜暴崩”,最后才“丧还瑶光佛寺”,这样的叙述符合真实的情况。从高氏生前的活动以及死后丧还等情节看,高氏“暴崩”的地点在瑶光佛寺之外,而非寺内。《尼慈义墓志铭》称高氏于神龟元年九月廿四日薨于寺,而《魏书》卷九《孝明帝纪》记载高氏九月戊申(廿六日)崩于瑶光寺。这两条史料均欲避讳高氏死于寺外的事实,因此会出现日期方面的矛盾,从而暴露了记载的不实。

不过,所谓“越二日始宣布耶”的说法似乎牵强,因为此时的高氏已经沦落为尼,以胡氏嚣张的性格无须在乎其何日宣布。值得注意的倒是《宣武皇后高氏传》所云的“是夜”二字。高氏身份特殊,且死于夜间,故其遗体未便就地处置,必待商请善后意见,所以隔日后送还瑶光佛寺是合乎情理的。倘若如是,二十四日当夜应是高氏暴崩的时间,而二十六日应是送还瑶光佛寺的时间。

高氏之死,“天下冤之”,其实身陷政治斗争,祸福必然难料。高氏的败亡,源于高家外戚的败亡。而高家外戚的败亡,是于家外戚与宗室联手打击的政治成果。但就后宫而言,最终获利者竟是与于家外戚及宗室诸王本无关系的胡氏。

胡氏后来临朝听政,掌握了北魏政权。《灵皇后胡氏传》记载:“及肃宗践阼,尊后为皇太妃,后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犹称殿下,下令行事。后改令称诏,群臣上书曰‘陛下’,自称曰‘朕’。太后以肃宗冲幼,未堪亲祭,欲傍《周礼》夫人与君交献之义代行祭礼,访寻故式。门下召礼官、博士议,以为不可。而太后欲以帏幔自鄣,观三公行事,重问侍中崔光。光便据汉和熹邓后荐祭故事,太后大悦,遂摄行初祀。”[1]337-338读过这一段,就不禁会想起北魏平城时代的文明太后冯氏。

应该指出的是,在宣武帝与孝明帝交替的政治纷争之际,胡氏并未依照故事被处死,她不但活下来,而且被尊为皇太后,那是因为,当时的宫中已无人具有超越胡氏国母的地位,而新控制朝政的于忠和元雍等人又需要利用胡氏国母的地位。从此,惊悚北魏后宫百年之久的子贵母死规则便不宣而废,成为历史的陈迹。

八、历史重演结局不同

为了杜绝母后干预政治现象,北魏孝文帝临终确立以宗室为主的六辅臣专政格局,而六辅臣的核心则是宗室诸王。然而,宣武帝即位后却排斥宗室诸王而重用鲜卑贵族于烈和母舅高肇,以求改变孝文帝部署的政治局面。为了巩固家族的权势,于烈与高肇先后将各自的侄女送入宫廷,从而导致后宫呈现激烈的“三后之争”。首先据有尊位的是于氏,接着占领上风的是高氏,而最终胜出者却是并无强劲家族背景的胡氏。“三后之争”并不局限于宫廷,而是与朝廷的政治风云密切相关。宫廷与朝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与洛阳时代宣武帝朝的宫廷形势类似,平城时代文成帝朝的宫廷也发生过“三后之争”[5]137-161。两番“三后之争”,结果似乎相同,均为地位最低者获得最终的胜利。文成帝朝“三后之争”的结果是乳母常氏胜出,从而形成龙城诸后干预政治现象,进而导致文明太后临朝听政局面。宣武帝朝“三后之争”的结果是胡氏胜出,随后就出现灵太后临朝听政局面。这样的结果,与孝文帝确立六宰臣辅政格局的初衷恰恰相反。

不过,文明太后临朝听政将北魏政权推向了繁荣昌盛,灵太后临朝听政却致使北魏政权坠入纷争腐败,因为两者面临的历史形势不同。前者处于北魏政权蒸蒸日上阶段,后者处于北魏政权日益没落时期。所以,历史事件仿佛重演,历史意义却截然相反。

作者介绍:李凭,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澳门 李凭(194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首席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相关文章:

2023年三八妇女节专题作文(合集6篇)

关于2023春节的专题作文【五篇】

春天专题作文范文(精选3篇)

2022世界卫生日专题作文范文四篇

世界气象日的专题作文【汇编六篇】

关于2023我们的春节专题作文【三篇】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2023年三八妇女节专题作文(合集6篇)
    2023年三八妇女节专题作文(合集6篇)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三八妇女节专题作文(合集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 关于2023春节的专题作文【五篇】
    关于2023春节的专题作文【五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3春节的专题作文【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春天专题作文范文(精选3篇)
    春天专题作文范文(精选3篇)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天专题作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2世界卫生日专题作文范文四篇
    2022世界卫生日专题作文范文四篇

    世界卫生日是每年的4月7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每年世界卫生日都会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天学习啦小编分享了最新2022年世界卫生日专题作文五篇,希望能帮到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世界卫生日专题作文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