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谜语大全 > 儿童谜语 > 记旧时行处_记旧本韩王后阅读理解答案

记旧时行处_记旧本韩王后阅读理解答案

时间: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 ,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帷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问,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责怪,责备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缪:通谬,谬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放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

  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丁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乞李氏以归。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参考答案:

  11 【C】解析:C.怪应为奇怪之意。

  12. 【D】解析:例句之的用法应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A项之为代词,指故书。 B项之为结构助词,意思为的。C项之为指示代词,意思为这。

  13.

  【C】解析:A项斯文,文中指这些文章,指韩愈的文章;今义指文化或文人。B项上下在文中指左右得了之意;今义为方位名词或动词。D项势利文中指权势和钱财之意;今义指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 对待人的表现。C项磨灭古今义相同,都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时期逐渐消失之意。

  14 【D】解析:D项中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错误,可参看最后一段。

  15.(1)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2)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3)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文言译文

  我年青时家住汉东郡。汉东偏僻落后,没有学问渊博的人,我家又穷,没有藏书。州城南部有一姓李的大户人家,他儿子尧辅相当好学,我少年时代经常左他家游玩。有次看见一只破竹筐装着旧书放在墙壁间,打开翻阅,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次序很乱。我便求李家送给我,拿回家中。读时,发现它的言论深刻,扎实、宏伟、宽广。但我还年轻,不能全部懂得它的含义,只觉得它浩大无边,非常可爱。当时,天下人都学习杨亿、刘筠的文章,号称时文。能写时文的人,可以得到功名,获取名声,被世上的人夸耀称赞。从来没有人称道韩文。我也正在努力于考取进士,重点钻研礼部所规定的诗赋程式。十七岁那年,在随州应试,被主考官除名。于是取所藏的韩愈文集再读,长叹说:求学的人应该达到这个境界才停止!因而责怪当时人不称道韩文,但是自己也没有空暇钻研,只是时时独自在心里打算:我正致力于进士考试,想获取禄位,赡养老母,如果得到了禄位,一定努力钻研韩愈的文章,来满足我平日的志愿。

  七年后,我中了进士,在洛阳做官,而且尹师鲁等人都在一起,于是共同写作古文,我便拿出所藏的《昌黎集》加以整理连贯,并寻找别人家所有的旧本进行校定。以后,天下求学的人也渐渐趋向于写古文,韩文便在世上流行了。到现在,共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除了韩文外不学别的文章了,可说是兴旺极了。

  唉,一种学说在远处流行却在近处不流行,在过去被忽视却在现在受尊重,这种情况本来就有。这不仅因为世俗的爱好或厌恶偶然使它这样,也还有必然的道理。比如孔子和孟子便在当时匆忙奔走很不得志,但后来却成了千万代学习效法的榜样。韩愈的文章,埋没不见有两百年,却大大盛行于今天。这又不只是世人的爱好或厌恶所能决定的,而是时间越久它们越有光彩,不会磨灭,即使暂时被掩盖,最终也会光耀世世代代.这是因为他们所奉行的道使得他们这样。我开始对韩文爱好,是在它被埋没抛弃的时期。我本来就知道它不能够赶时髦并取得权势利益,却在这种时期接近和学习它,那么我的举动难道是为了急于取得名誉和权势利益吗?不过是志在久远罢了。所以,我出来作官,对升官不感到 高兴,对贬斥不感到畏惧,就是因为志向早已决定,所得的学问也使得我这样。

  《昌黎先生集》的版本是从蜀地来的,文字雕刻相当精工,超过现在世上流传的本子,但是脱漏和错误特别多。在三十年中,每听说别人有善本,必找来订正。它最后残缺几卷,现在没有再补上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原祥,不轻率增加。我家中现在藏书万卷,只有《昌黎先生集》是旧物。啊!韩愈的文章与道义,是万代都尊祟的东西,是天下共同传诵,共同享有的遗产。我对于这本《昌黎先生集》,只因为它是我的旧物便特别爱惜。

记旧时行处_记旧本韩王后阅读理解答案相关文章:

儿童谜语3到6岁(通用6篇)

儿童谜语7一9岁(合集四篇)

【漂泊他乡的老人】漂泊他乡的老人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老少皆知的诗句

低碳贝贝的串词|低碳贝贝串词

一休和尚的图片_一休和尚诗集(竖排版)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内容】关于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_2000字

记旧时行处_记旧本韩王后阅读理解答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儿童谜语3到6岁(通用6篇)
    儿童谜语3到6岁(通用6篇)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谜语3到6岁(通用6篇),欢迎品鉴!

  • 儿童谜语7一9岁(合集四篇)
    儿童谜语7一9岁(合集四篇)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谜语7一9岁(合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一休和尚的图片_一休和尚诗集(竖排版)
    一休和尚的图片_一休和尚诗集(竖排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

  • 【兵革既未息】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兵革既未息】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高考学习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1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出自唐代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