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免费论文 > 论文范文 >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汇编五篇】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汇编五篇】

时间: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汇编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形势政策,公民教育

  [论文摘要]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形势政策,公民教育

  [论文摘要]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3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于形势与政策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要积极探索专题化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策略,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满足当前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学习需求,构建起科学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实现专题教学的全面创新,适应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 专题教学 实效性

   在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策略,切实将学生核心素养摆在重要位置。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助力现代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

   一、专题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课程中的价值

   (一)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从当前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和深化各学科教育改革,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整体质量,已经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势必会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整体发展,阻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进步。专题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这是符合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趋势的。

   (二)有利于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能力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师给予重点关注的话题。但是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就一直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专题教学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是创新高校教育形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化形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专题教学的应用,抓住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规律,这对于构建完整的想高校形势与政策特色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形势与政策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形势与政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动力的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松散的状态,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都是在教师的驱动之下,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如果此时所学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就会存在较多的阻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

   (二)专题教学的应用缺乏明确目标

   专题教学对于当前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目前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专题教学的优势,因此在高校形勢与政策教育中运用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就显得较为随意,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多数情况下,专题教学的应用都是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质量起到实质性作用,这对于专题教学的运用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化,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升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发挥专题教学的启发性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灌输式教学并不是一种有效方法。启发式教学是形势与政策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的教育方向,并且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动力,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中运用专题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启发性原则。也就是说,通过专题教学的运用,引导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内容,将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探索结合起来,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既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又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思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专题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原则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充分重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通过科学的专题教学设计,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当前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现出更强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在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品质等内容,都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设计之中,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提升。

   (三)要注重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专题教学和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应该有所转变,这样才符合形势与政策专题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应该主导学习过程,而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建立基本的知识结构框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应该打破传统观念之中的教师中心论,而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深刻了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想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完善形势与政策教学流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小升,胡钢.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改革方向及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9,(11):3-5.

   [2]王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9,(2):136-138.

   [3]陈雪,周汉杰.打造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化教学精品[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7):30-31.

   [4]黄胜海.论专题化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7-8.

   [5]赵华安.专题讲座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提升[J].高教学刊,2017,(6):42-44.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5

  摘要: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对政策终结影响变量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的外部环境、政策本身的属性以及利益团体的博弈等方面,关于政策地位对政策终结的影响,学界则鲜有涉及。政策作为政策系统最直接的输出产品,在本质上体现为政策参与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将其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作为研究切入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政策地位的评判标准从四个方面体现:政策制定主体地位的高低、学者关注程度的大小、执行部门是否联合行动、政策最终作用对象的广度。在此基础上,判断政策地位的高低,可通过自上而下、承上启下、自下而上三大途径对政策终结施加影响。

  关键词:政策系统;政策终结;政策地位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7-006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政府购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19BZZ10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體系建设研究”(16JJD840009)。

  作者简介:张桂敏(1987-),女,石家庄人,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口老龄化、公共政策;王轲(1982-),男,河南泌阳人,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吴湘玲(1967-),女,湖北通城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

  自“政策科学之父”拉斯韦尔提出政策阶段论之后的20年时间里,有关政策科学的研究多集中于政策制定方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始于“趋后倾向”,特别是普雷斯曼和威尔达夫斯基等人编写的《执行》一书的面世,“政策终结”开始走进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至此,政策系统在理论层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环,包含了从政策制定到政策终结的一系列环节。所谓政策系统,是指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互动调适的动态系统。换言之,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政策子系统,如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终结等,所构成的政策巨系统,并与政策环境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政策子系统在政策系统中并不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一直是政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政策终结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终结不重要或者相对简单。相反,政策终结长期以来并不如预期中那样一帆风顺,各种或潜在或显性的因素都可能成为政策顺利终结的障碍。

  如何作出政策终结?终结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政策终结的后果是什么?这些构成一个“政策黑箱”,困扰着研究者。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视角对相关的影响变量展开研究,但政策地位,即政策在政策系统中所占有的位置,对政策终结的影响一直未得到足够关注。无论政策的地位高低,其都是政策终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影响变量,将政策地位作为切入点对政策终结作出补充性、专题性的研究,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相关研究的梳理

  (一)政策终结的概念梳理

  对研究主题展开分析的第一步是明晰关键性概念,因此在对现有政策终结影响变量的梳理之前,有必要对政策终结的概念作一简要梳理。从字面理解,政策终结就是一项政策的终止或结束。Brewer认为,政策终结是“政策与项目的调试,大凡政策与项目无法发挥功能或已成为多余或过时,甚至不必要时,则将政策与项目予以终止或结束”[1]。Deleon从广义层面定义政策终结,认为它是政治当局对某一特殊的功能、计划、政策或组织,经过审慎评估的过程之后,而加以结束或终结[2]。国内学术界对公共政策终结概念的界定多见于教科书中的一些参考性解释。在台湾学者林永波看来,政策终结隐含着旧有东西的终止和新期望、新价值的建立。张康之从利益分配视角提出,政策终结本质上是一种政策资源及其利益重新配置的机制[3]。陈振明、张金马、陈庆云等人在Deleon的概念架构下提出,政策终结是决策者在审慎评估之后,通过必要的措施,对错误、过时、不必要的政策予以终止的行为。

  从对政策终结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终结涉及到资源、利益以及各种价值的交锋和重配,能否顺利实现终结取决于各种政治力量间暗潮汹涌的博弈结果。政策一旦被制定,便具有了生命力。政策终结意味着原有利益格局的变动,如若没有任何激励措施,政策制定者之间难免出现利益冲突,甚至导致终结停滞[4]。再加上利益集团受“沉没成本(sunkcost)”的束缚会竭力保留原有政策。恰如张金马早年所说,政策终结并不会自发产生,而是一种人为的政治行为[5]。此外,即使当局者意识到政策存在过时、无效甚至错误进而需要对其进行终止,在当前渐进主义决策模式的情境下,政策终结也很难进入人们的认知转变,甚至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内,因为当事人更多是以政策的修补、调整作为逻辑出发点。

  (二)国内外关于影响变量的梳理

  关于公共政策终结的影响变量,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阈作出解说。其中,广被认可的是Deleon在1978年提出的政策终结障碍的经典理论框架(TerminationObstaclesFramework),其中总结了具体的变量:心理上的不愿意、组织机构的持续性、动态的保守主义、反终结联盟、法律上的障碍、终结启动的高成本。Dery、Frantz持同样观点。Krikpatrick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影响政策终结的变量归结为终结联盟的反动、动态保守主义、启动成本、立法障碍和恐惧或不确定性。以上几人的表述虽有细微差别,但对于政策终结的影响变量的解释却殊途同归。Gevamay认为组织的特性和终结的内在成本是阻碍政策终结的两大主因,Harris却仅仅将限制因素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部分学者直接将政策终结的影响变量简化为对组织持久性的考虑以及终结的代价(包括情感、政治、法律以及财政等的考虑)两个方面。里斯蒂娜·亚当等人认为,政策的变迁抑或终止是经济发展、政治竞争、利益博弈以及行政管理走向专业化的副产品[6]。概言之,国外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终结的影响变量的分析,可大致归为三类:客观因素、驱动因素以及限制因素[7]。

  国内已有研究多将政策终结的影响变量聚焦在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集团联盟、法律障碍、成本障碍。除此之外,陈振明指出,社会舆论通过新闻传播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政策终结的第六大障碍[8]。陶学荣、王锋认为,政策评估的缺失也是本该终结的政策迟迟无法合理终结的原因之一[9]。刘雪明等认为,典型事件、政策评估、环境变化、公共舆论、领导者的领导力五大因素紧密关联共同影响公共政策终结[10]。王振波则将政策终结的根源归纳为:不合规、不合法、不合情理、缺乏必要维护,即聚焦于政策本身的缺陷分析政策的终结[11]。

  纵观既有研究,政策终结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影响政策终结的变量也不一而足,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区、文化以及政府不同层级的政策终结,各个变量所起作用不一,很难批判不同变量对政策终结影响的大小。然而,在当前研究中鲜少涉及政策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对政策终结的影响,从而削弱了现有理论的逻辑解释力,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地位在政策终结中的影响作用作出尝试性研究,以期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二、政策在政策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判断标准

  政策作为政策系统的直接输出产品,是拥有公共权力的各政策参与者之间利益角逐的产物,分析政策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其实质就是明确承载公共权力的政策参与者在政策系统中是如何寻求有利于自身的利益分配格局。其中,政策参与者,既指直接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的组织和个人,也指受政策影响反过来又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组织和个人。具体到判断标准,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制定主体的地位

  政策制定主体特指拥有法定决策权的高层组织或个人,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组成并领导整个决策过程。在政策终结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包括权威机构、政治精英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奠定了政策本身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政策能否顺利终结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政策制定主体层级与政策所处地位呈正相关关系,也即政策制定主体层级越高,政策所处地位就越高,对于政策加以终结就越难以实施。

  同时,政策制定主体从另一方面也反映政策位阶的高低,政策位阶与政策地位成正相关关系。例如,上升为法律层面的政策相较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在政策系统中地位较高,稳定性和权威性也较强,再加上政策本身的生命力,要使其终结往往要大费周折,不仅耗时,也会面临不可预期的抵触心理和抵制行为。

  概而言之,政策制定主体通过主体层级以及政策位阶两个方面折射出政策所处地位,成为衡量政策地位的基础标准。

  (二)专家学者的关注程度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查尔斯·O.琼斯指出,组织机构一旦结成共同体,就会有效地威胁政策终结行为[12]。尽管专家学者不直接参与一项政策的酝酿、制定和执行,但却可以通过研究报告、与会发言、网络书信等渠道表达政策意见。同时,他们一般以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为依托,构成学术共同体,利用团体专业技术优势活跃于政策终结的舞台上,从技术理性的角度带来共鸣、提出参考性方案,对政策地位具有溢出效应,即专家学者表达意见的初衷是确保政治当局制定决策的科学化,同时也间接构成影响政策地位的重要力量[13]。

  专家学者对于某一项政策的关注度可以说是公共政策终结的催化剂,在引导公共舆论走向的同时,成为衡量政策地位的判断标准之一。诚如詹姆斯·E.安德森曾指出的,公共政策的基本范围和方向基本由公共舆论确定。普通民众心中,专家学者本身就代表相关领域的权威,对于哪些政策需要被关注、哪些政策需要被终结,专家学者所发表的意见犹如一颗“定心丸”,影响民众认知,间接框定政策的范围和方向。当某一项政策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评论时,说明这一政策在政策系统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发现政策不合时宜或存在过失、错误,政策终结便较为快速、顺畅。相反,一项政策如若未能引起专家学者关注,说明其相对于其他政策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无足轻重,那么关于这一政策的终结便出现复杂局面:在不影响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由于沉没成本的潜在影响,政策当局往往会抱有“打擦边球”的心理,对需要终结的政策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只有在影响社会整体利益或团体自身利益时,才可能会采取被动措施加以终结。

  (三)执行部门的联合状况

  恰如张金马所说,政策终结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不会自发产生,而是人们主动进行的一项政治行为[14]。这种显著的人为性致使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终结都需要借助相关的执行部门和一线执行者加以落实。在实践中,执行部门可能是单个部门“单打独斗”直接执行终结,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抱团”联合执行终结,这可以说是判断政策地位的另一重要风向标。若是单个的执行部门则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政策影响范围较小,所处地位不高,进一步讲,政策终结过程中所遇阻力较小,较易实施;如若是多个部门联合执行,则表明这一政策影响范围相对广泛,在政策系统中地位较高,政策走向终结就存在较大阻力,期间难免牵涉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权力抗衡,终结过程的推进势必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整体表现为一种政策均衡格局下的暗潮涌动。

  (四)政策作用对象的广度

  政策是针对特定的社会群体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换言之,政策具有指向性,直接指向的群体便是政策效力辐射的对象。所谓的政策作用对象,即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或那些受政策规范、管制和调节的社会成员,亦即受政策影响的目标团体[15]。顺言之,政策作用对象的广度可以理解为政策事件辐射到的目标团体的数量,具体到本文指代全体民众、部分民众抑或是特殊利益群体。政策作用对象的广度直接影响政策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成为重要判断标准之一,这是因为政策作用对象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政策,相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并影响政策的制定与走向。如果政策事件涉及到社会上绝大多数民众,且走入公众的视野范围,那么政策制定者在群体压力下就不得不对政策予以足够重视,权衡利弊作出审慎理性的决策,如此,政策不言而喻所处地位较高。例如,三峡工程实施时需要移民数十万,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自然将政策提升到政策系统的显著地位上来。反之,政策事件只是涉及到部分民众,且范围较小,则地位相对较低。也就是说,政策作用对象范围越广,对政策地位的影响力越大。但值得警惕的是,政策地位會受一些极端情况的影响,即政策尽管影响对象范围狭窄,但如果是具有利害关系的特殊利益团体或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集团,则政策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也会呈现出较高的态势。

  三、政策地位对政策终结的影响

  通过对政策系统中政策地位判断标准的分析,大致可以确定在现实实践中政策地位的高低。通过政策地位的确定,来探析其对政策终结是否会产生影响、影响程度怎样、又是通过何种形式体现这种影响程度的,才是笔者的目标所在。

  (一)自上而下的制力终结

  所谓的自上而下的制力终结,指的是决策者对某一政策的关注度,进而由决策制定者对政策是否需要终结作出主动判断。对政策进行终结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政策立法活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无法很好实现政策最初的目的。尤其是上升为法律的政策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本身就意味着政策终结会陷入难以摆脱的窘境。正如美国政策学家托马斯·R.戴伊指出的:“政府的方案很少會被终止。……一旦一项政策被政府制度化了,它就特别难以终止。”[16]

  其一,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是政策难以终结的根本原因。政策终结与其说是一项新政策的起点,毋宁说是决策者复杂利益之间重新洗牌的信号灯。正如Easton从经济学视角所阐述的,政策的形成实质上是政策制定主体围绕着特定的政策议题,为各自利益展开的讨价还价和相互博弈的结果,即政策是利益分配的最终体现[17]。政策一旦终结通常意味着既得利益者要承受一定的损失,为避免这种损失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他们往往会千方百计阻扰政策终结。

  根据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存在明显的寻利动机。这种寻利的主体包括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有时两者合二为一)。在利益冲动下,夹裹着政府利益的政策即便与公共利益相冲突,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决策者也会基于利益驱动而想法设法保障政策的执行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导致政府制定的政策出现终结能力不足的障碍[18]。甚至,政策终结会忽视公民话语权,背离公共性原则和公益性目标,出现公共权力异化的现象,加重遭遇到的阻力和抵制。

  其二,考评晋升机制和任期制导致的政绩工程是政策难以终结的内在驱动。考评晋升、任期制促使地方行政首长偏好于关注见效快、实施周期短,但却可能与地方实际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来实现政绩目标,这些政策一般在决策领导者任职期间不会出现终结的趋势。例如,有些地方领导通过打造一些政绩形象工程来取得立竿见影的政治效果,获取政治资本,实现自身的政绩目标、政治前途和利益追求。最鲜活的例证就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层出不穷的“政绩锦标赛”。此外,人事变动也会对政策终结产生重要影响。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凸显着制定者或决策者的“人格化”,决策者在考虑终止某项政策时,主观上其实不愿意承认自己所制定的政策遭遇了失败的结局,任职期间政策一般鲜有终结[19]。一旦发生领导者调任、离职、辞职或者辞退开除等情况,新一轮领导者的更替多数意味着政策注意力的转移,政策发生终结的情况较为多见。

  (二)承上启下的催化终结

  所谓承上启下的催化终结,指媒体力量对政策终结的影响,其中隐含专家学者的意见、民众的关注。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和传播力,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国外,媒体被称为“第四种权力”,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许多政策实践表明:媒体在政策地位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进而影响政策终结。尽管其不能直接对政策终结产生影响,但作为非正式舞台上最为积极的活跃者,它们可以依据对相关新闻事件、专家学者言论的筛选、过滤、编排,从外围推动政策议程的走向,形成政策压力,对政策终结施加影响[20]。具体来说,媒体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府公共政策的传播器、专家学者意见的风向标、社会舆论变化的发酵剂。

  当媒体对某一项政策关注度较高且持积极终结态度时,其背后必定涉及众多参与者,则政策终结较易进行;反之,持消极或阻碍的态度时,政策终结的进程通常是缓慢的甚至出现停滞。托马斯·R.戴伊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一书中说:“当华盛顿的政治家们必须回答记者的问题,必须对新闻报道做出反应,必须对编辑意见做出回应时,媒体就在直接施加影响于政府的决策。通过呼唤民众关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危机’,媒体就在间接地影响着政策制定者。”[21]在戴伊看来,精英们依靠媒体来界定“社会问题”,进而制造“问题”,媒体的关注度引导社会公众的聚焦点,通过大量的报道宣传进入广大公众的视野,进而对政府部门施加压力,最终迫使政府部门作出终结那些不合时宜、无效的政策的决定。

  此外,媒体的权威性和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反应程度也是政策终结的重要影响变量。这是因为媒体一方面直接影响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又对公共政策目标群体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产生间接影响[22]。换言之,媒体既影响政府官员,又影响民众。在媒体对一项政策持温和的接受态度,则改变现状、终结政策的可能性就比较小。相反,该项政策引起了媒体的激烈反应时,各种或隐性或显性的风险就随时可能爆发,倒逼政策制定者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采取果断措施,及时终结那些无效、过时、错误的政策。如由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就是在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以及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的持续跟进和转载下迅速发酵,成为焦点事件,最终促成政策的终结。

  (三)自下而上的抗争终结

  所谓自上而下的抗争终结,亦即社会民众对政策终结作出的反应。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民众将自身权力交付给政府部门代为行使,民众对其进行监督,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本质上理应体现民众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国家起源论也进一步指出国家的出现以及政府部门的设立都是民众行使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手段[23]。但在现实生活中,政策制定时常出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或损害社会大众合法权益的情况,因而政策的执行便会遭到社会自下而上的排斥,进而引致社会大众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集体式抗争,迫使政策制定主体终结原有政策。可以说,社会公众的抗争是推动政策终结的驱动力和助推力,并多数通过邻避效应引发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民众由于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对于一项公共政策是否终结可能存在分歧,出现“跷跷板”现象,此时,政策终结的支持力量的大小是决定政策终结成败的关键因素。若政策终结的支持力量超过反对力量,则政策终结的目标便会顺利实现[24];反之,政策终结将会失败。

  结语

  政策终结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诸多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政策在政策系统中的地位,其涉及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主体。面对政策终结中错综复杂的价值冲突和利益诉求,各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利益立场,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形成不同的政策终结联盟,对政策在政策终结中的地位产生“滚雪球式”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政策的终结[25]。政策作为具有生命力的过程系统,符合效力递减的规律,无论其地位的高低,其必然的宿命都是走向终结抑或消亡。但通过对政策地位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有条理地对政策终结作出客观、全面的理性判断,政策主体可以对那些低效、无效、过时的政策及时加以废止,实现真正的终结,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副作用的滋生,最大化政策终结的效能,保证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进而达到政府善政、国家善治。

  参考文献:

  [1]D.BREWERG.Thepolicysciencesemerge:tonutureandstructureadiscipline[J].PolicySciences,1974(5)∶3.

  [2]DELEONP.Policyterminationasapoliticalprocessinthepolitshiyuicsofprogramevaluation[M].DennisPalumbo,1987∶194.

  [3]张康之,范绍庆.从公共政策运动到公共政策终结问题研究[J].东南学术,2009(1)∶97-103.

  [4]曲纵翔,祁继婷.政策终结:基于正反联盟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6(12)∶94-99.

  [5]张金马.公共政策:学科定位和概念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1)∶7-9.

  [6]ADAMC,etal.Theoreticalperspectivestorevitalizeationpromisingresearcharea[J].PublicOrganizationReview,2007∶7.

  [7]朱春奎,余飛,刘伟伟.政策终结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2(2)∶225-248.

  [8]陈振明.中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建构:改革开放40年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东南学术,2018(4)∶52-59+247.

  [9]陶学荣,王锋.政策终结的可行性探究:求解公共政策“有始无终”难题[J].晋阳学刊,2005(5)∶3-8.

  [10]曲纵翔.公共政策终结:基于“过程”角度的阐释[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79-83.

  [11]王振波.“短命”政策产生:终结的内在逻辑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60-166.

  [12]JONES,CHARLESO.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publicpolicy:3rd.ed.[M].Monterey,CA: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1984∶236.

  [13]刘伟伟.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基于收容遣送制度的经验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5(4)∶21-38+154.

  [14]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魏顺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以《存款保险条例(草案)》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99-103.

  [16]DYE,THOMASR.Understandingpublicpolicy[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2002∶324.

  [17]DAVIDE.Thepoliticalsystem[M].NewYork:Knopf,1953∶125-141.

  [18]钱再见.政策终结的公共权力逻辑与路径研究:基于治理视角的学理分析[J].学习论坛,2017(4)∶51-56.

  [19]李燕,朱春奎.“政策之窗“的关闭与重启:基于劳教制度终结的经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17-130.

  [20]张丽珍.政策终结议程设置中的社会行动者:现象图景、知识介入及理论修补[J].行政论坛,2019(5)∶119-126.

  [21]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1-45.

  [22]刘雪明,曹迎宾.公共政策终结的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2014(4)∶33-36.

  [23]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42.

  [24]BEHN,ROBERTD.Howtoterminateapublicpolicy:adozenhintsforthewouldbeterminator[J].PolicyAnalysis,1978(3)∶393-413.

  [25]李雪松.公共政策价值中和:一项溯源性的政策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19(6)∶20-26.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优秀论文范文5000字(合集六篇)

关于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1500【四篇】

关于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十四篇】

完整的论文范文【汇编六篇】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锦集5篇)

标准的论文范文范文(精选5篇)

2021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范文【汇编五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优秀论文范文5000字(合集六篇)
    优秀论文范文5000字(合集六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论文范文5000字(合集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1500【四篇】
    关于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1500【四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一篇标准的论文范文1500【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十四篇】
    关于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十四篇】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

  • 完整的论文范文【汇编六篇】
    完整的论文范文【汇编六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完整的论文范文【汇编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