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写作 > 管理制度 >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精选三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精选三篇)

时间: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精选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2.标准

2.1 须报告的传染病种及报告时限,详见《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种类、时限一览表》。  2.2 传染病报告填写要求。  2.2.1 须填报资料:

2.2.1.1 住院就诊者须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一病一卡;《住院传染病登记簿》。

2.2.1.2 门诊就诊者须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一病一卡、《门诊传染病登记簿》、《门诊日志》。

2.2.2 填写要求:

2.2.2.1 应逐条逐项填写,不可缺项,字迹清晰,项目齐全。 2.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称报告卡),报告卡带※部分为必填项目。报卡类别:初次报告(首次报告在此项打“√”);订正报告(当再次报告时此项打“√”)住院号:住院就诊者填写住院号。

就诊者姓名:14岁以下患儿必须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出生日期不详的患儿,可以不填出生日期,但必须填写年龄。如果登记身

份证号码,则姓名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说明:性病 /AIDS等可填写代号。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此项与年龄栏只选择一栏填写即可。实足年龄: 对出生日期不详的就诊者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在现相应的单位前打“√”,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单位(如天或月)。

工作单位:如无工作单位则可填写“无“。如就诊者为幼托儿童、学生必须详细填写其所在学校名称和地址、具体班级。

联系电话:填写就诊者的联系方式(尽可能为固定电话)。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就诊者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指住满6个月者,否则填写户籍所在地):须详细填写并填至乡镇(街道)及门牌号。省(自治区)、市(指地级市)、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村及门牌号码。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类别前打“√”,乙型肝炎、血吸虫病须在急性或慢性前打“√”。疑似病例:指未确诊的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指有临床依据而无实验室依据的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病例。

病原携带者:如乙肝“大三阳”及“小三阳”就诊者,无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无异常则属于病原携带者。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如不明确者可按接诊或标本送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有分型的传染病还须在分型前打“√”。“轮状病毒性肠炎、腺病毒肠炎、有检验结果的普通细菌性肠炎”除了在“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前打“√”外,还必须须在“备注”栏注明病原检验结果。

重点监测传染病;如果是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病名前打“√”;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新传染病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传染病是指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

XX市法定管理传染病:指XX市纳入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水痘、肝吸虫病、恙虫病”,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订正病名: 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责任报告人对疑似病例在确诊后,临床诊断病例更改诊断时,或发现因填卡选择病种错误时,应在20天内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报告项,并注明原病种。

报告单位及科室: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及科室名称。报告医生: 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必须字迹清晰,容易辨认)。填卡日期:填写本

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退卡原因:填写卡片不合格的原因。说明:

(1)如因法定传染病报告后死亡,须重新填写报告卡进行死亡报告(注明死亡日期)。

(2)当年发病的乙型肝炎病原携带者(含无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的“大三阳”、“小三阳”者)不需网络直报,只需记录在本科室《传染病登记本》内,注明“携带者”。注意剔除往年发病的病毒性肝炎病例和乙型肝炎病原携带者(如有既往史的),不用报告,但门诊就诊者须在“门诊日志”内复诊项目内打“√”并注明时间;住院就诊者须在既往史内注明肝炎类型。

2.2.2.3 《住院传染病登记簿》: 住院传染就诊者须登记在此簿,并按项目填写,住院部各科自存、备查。

2.2.2.4 《门诊传染病登记簿》: 门诊传染就诊者须登记在此簿,并按项目填写,门诊各科自存、备查。

2.2.2.5 《门诊日志》:门诊传染就诊者须登记在此簿,并填写就诊时间及传染病名称。  2.2.2.6 《结核病转诊单》(两联单):肺结核(含结核性胸膜炎)就诊者转诊时须填写。  2.3 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就诊者的处理程序。

2.3.1 门诊、急诊、体检中心及住院就诊者(含VIP),经检验(查)或临床诊断为疑似或确定的任何一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时,首

诊医生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于法定时间内填写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 医院感染控制科 → 医院感染控制科审核无误 →网络直报。肺结核(含结核性胸膜炎)须转诊至所在区慢性病防治所归口治疗,其余结核病可在本院治疗。

2.3.2 对于下列重点监测传染病,应按照要求的时限,及时向所在区CDC报告(根据上级卫生部门要求随时增减):

2.3.2.1 临床医务人员发现以下病种的就诊者或疑似就诊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节假日电话报告行政总值班),医院感染控制科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2.3.2.1.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3.2.1.2 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2.3.2.1.3 不明原因肺炎及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2.3.2.2 登革热: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事件后,除填报传染病卡外还应在2小时内用电话等方式向所属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根据《XX市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

2.3.2.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狂犬病病例,必须在6小时以内进行报告。(根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XX市狂犬病监测方案(试行)》)。

2.3.2.4 急性迟缓性麻痹(AFP)、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新生

儿破伤风: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后,必须在 1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根据《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XX市计划免疫监测方案》)。

2.3.3 HIV初筛实验阳性者处理程序

2.3.3.1 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接到HIV初筛试验阳性报告后,立即电话联系主管医生,告知就诊者筛查试验结果。“初筛阳性结果告知、医学咨询”由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可以和主管医生一起)负责进行。同时了解相关医务人员有无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形,做好“血液一体液隔离”,尤其是防止锐器伤,并特别强调做好就诊者隐私保护和不歧视就诊者,否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艾滋病扩散、蔓延和引起医疗纠纷等)。

2.3.3.2 进行初筛阳性告知、医学咨询时,为做好就诊者隐私保护,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和主管医生)尽可能与就诊者在单间内进行阳性告知、医学咨询事宜,动员其(儿童则最好包括其父母亲,父母自行至XX市CDC做确认试验)再次采集1份血标本送XX市CDC做确认试验。

2.3.3.3 医院感染控制科接市CDC艾滋病科电话告知确认试验结果后,通知运输队取回书面报告,联系就诊者(儿童则为其直系亲属监护人)。

2.3.3.4 若确认试验结果是(+)就诊者,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

通知主管医生进行传染病报卡,并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工作人员对就诊者(儿童则为其直系亲属监护人)进行确证实验结果告知和流行病学调查。18个月以下儿童只确认实验阳性无需进行网络直播,需确诊艾滋病时才需报卡。

2.3.3.5 若确认试验结果是(~)就诊者,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电话通知主管医生及就诊者检测结果。

2.3.3.6 接到取回的确认试验报告后,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复印2份检测报告,确认报告单原件交就诊者本人或其监护人保存,签字确认(如就诊者已出院则由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交病案室人员附在住院病历上,交代病案相关人员注意保密),医院感染控制科保留阳性结果复印件,并归档。

2.4 医院感染控制科定期(每月)对全院临床部门进行传染病漏报检查,对迟漏报人按规定处罚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相关科室,由当事人补报,并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报告。

【篇2】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一、 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 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 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传染病专治医院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转相应的传染病医院救治。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区规定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将患者转到定点传染病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在隔离室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四、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五、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六、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医院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检验科、放射科发现病人异常检验结果时,应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

三、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甲型H1N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时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疫情报告人员应在 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四、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在接到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片或电话)后,做好登记,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片保存3年。

五、防保科负责传染病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转。

六、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每月对各科传染病

报告情况进行核对、自查,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七、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八、疫情报告人员每月31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篇3】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管理小组名单

组  长:院长

副组长:业务院长

成  员:医务科长

护理部主任

内科主任

儿科主任

药械科主任

检验科主任

总务科长

防治传染性突发疫情工作预案

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本预案在北京市、西城区启动相应预案时或北京市发现传染性突发疫情启动。

一、组织机构

组    长:院长

常务组长:业务院长

副 组 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总务科长

1、医疗保证组

组长:业务院长

成员: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检验科科长、放射科科长

职责:监督医护技质量、消毒隔离等措施的落实、人员技术力量调配。

2、医疗专家组

组长:相关专科主任

成员:副主任医师以上相关人员

职责:医疗指导及担任主检医师,对诊断上有困难的病人提出处理意见。

3、消毒监控组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护士长

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及操作程序,规范工作流程,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的督导、院感质量的监控。

4、业务培训组

组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相关专科主任、护士长

职责:负责传染病知识及消毒隔离防护知识的培训。

5、供应保障组

组长:总务科长

成员:药剂科主任及后勤保障人员

职责:保证各种物资、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求,保证全院安全,维持院内秩序。

7、管理督查组

(1)业务督查

组长:业务院长

成员: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

职责:督查各保障组医疗业务管理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指导,保证医疗业务的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2)行政督查

组长:院长

成员:院办主任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职责:督查各保障组行政管理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指导,保证医院政令畅通。

8、财务支持组(受总指挥领导)

成员:财务科科长、审计科科长

职责:防止SARS反弹工作期间各种专项投入、使用和审计工作。

9 、信息上报组

组长:医务科长

组员:推广部

职责:按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统计和上报相关信息。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精选三篇)相关文章:

材料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精选5篇

仓库物资管理制度汇编3篇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五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汇编三篇】

教学管理制度(合集4篇)

教学管理制度(合集四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精选三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材料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精选5篇
    材料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精选5篇

    采购,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材料采购流程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仓库物资管理制度汇编3篇
    仓库物资管理制度汇编3篇

    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时间内不能轻易变更,否则无法保证其权威性。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当现行制度不符合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时,又需要及时修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仓库物资管理制度汇编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五篇】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五篇】

    制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dù,意思有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2、制订法规;3、规定;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5、制作;6、制作方法;7、规模、样式;8、规制形状;9、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汇编三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汇编三篇】

    制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dù,意思有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2、制订法规;3、规定;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5、制作;6、制作方法;7、规模、样式;8、规制形状;9、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