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写作 > 整改报告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四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四篇

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军队《条例》)中规定:“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意见建议,询问用“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总体要求

  (一)时代背景

  1.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强调的是城市要小康,农村也要小康。目前,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也就是说,只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乡都脱贫进入了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就是要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而这就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 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现代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也包括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等。目前,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短板。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伸长短腿、补齐短板,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如何能达到这些要求?就是要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具体可进一步概括为三个不平衡、三个不充分。三个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状况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三个不充分: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农村资源要素利用不充分,农业投入渠道和农民增收渠道不充分。要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就要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而这就是我们讲的乡村振兴。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

  3.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之一就是,多年来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积累的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比方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十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交通的通达性和网络的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条件。从交通的通达性来看,现在的交通非常便捷,到大一点的地方可以乘坐飞机、火车、高铁或轮船,到小一点的地方可以开车走高速公路。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开车到农村探亲、旅游,就说明了交通的通达性好。从网络的全覆盖来看,现在到农村休闲旅游,从订票、订酒店,到吃饭、游玩、结账,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这就是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条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市场需求。那么,这一需求源自于什么?一个是农业的多功能性,过去是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现在是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再一个是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过去是农民居住、劳作,现在是游客旅游度假、投资开发。正是基于这两点,才使得人们向往乡村,看好乡村,这说明人们的乡村振兴意识已经觉醒。实际上,不仅农村人是这样,城市人更是如此。有统计表明,农业农村已经成为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优势。政治保障体现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既要坚定地总揽全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又要善于协调各方,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制度优势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不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大优势,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将很难推进实施。

  另外,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升,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条件。

  总的来说,上述三个背景,实际上强调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性;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二)总体要求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其概括为“八个坚持”: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二,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第三,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第五,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第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八,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做到这“八个坚持”。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思想是旗帜,道路是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如何理解?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全面阐述,可以概括称为“七条路”或是“七个必须”: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3.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包容性发展统筹,就是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就是全面协调,也就是工业与农业要协调,城市与乡村要协调,经济与生态要协调等。可持续,就是要有持久性。包容性,就是要实现包容性增长,让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综上所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我们的思想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或者说应该把握的问题。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和主要措施

  实际上,这是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三至第八部分内容。按照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安排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可以概括为“5+1”,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上摆脱贫困。它们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是,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摆脱贫困是前提。

  (一)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就是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那么,如何实现产业兴旺?总要求就是: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以下措施:

  第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这主要强调的是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文件讲了很多具体措施,我不再这里重复了。

  第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举措和抓手,主要为:一是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二是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第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讲的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讲的是要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体系。

  第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统筹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就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以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第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现在的经营主体日趋多元,但无论怎么多元化,农户依然是基础,是基本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就是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我们要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实现生态宜居,主要有以下措施。

  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这是一项大的生态系统工程,每一个点都有相关部门来推进。

  第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比如,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针对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针对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第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地方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

  第四,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这里强调通过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种价值,来发展新兴产业,增加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这就是把文化与产品生产相联系,把旅游与产业发展相联系。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就是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总要求是,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具体做法有四项,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二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四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在这里,我强调两点,第一,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要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一旦遭到破坏,那是无法修复的,即使修复了也变味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第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四)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总要求是,健全一个体制,坚持一个体系。健全一个体制,就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一个体系,就是三坚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主要措施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

  在这里,我重点强调建设法治乡村和建设平安乡村的问题。建设法治乡村,一方面要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用法治思维管理农村事务,同时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建设平安乡村,主要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

  (五)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就是要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总要求是,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具体措施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六)摆脱贫困

  摆脱贫困,强调的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总要求是,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需要注意,我们现在讲的摆脱贫困,指的是绝对贫困,就是要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大幅度提高救济标准,因为这样做,有可能使我们从贫困陷阱掉入福利陷阱,形成悬崖效应,也就是个别地方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有的贫困户守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所以,我们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这样几条措施:第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第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第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第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对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将 2018 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和政策安排

  这是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第九到第十二部分,实际上讲的是四个重大举措。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革促进乡村振兴。总要求是,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具体有以下措施:

  第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讲的是农村建设问题,也就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特别是要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之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针对的是农地,这次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另外,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三权分置”,就是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第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村经营性资产,要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同时,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第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比如,补贴制度、收储制度等。

  (二)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这里有“两手抓”,一手是畅通引进人才通道;另一手是培育农村人才队伍。具体措施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重点讲一下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主要有四点:

  第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第二,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

  第三,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

  第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

  (三)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主要措施有,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四)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具体提出了六项措施。

  第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总的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同时还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工作范围和对象、主要任务、机构职责、队伍建设等,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第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主要强调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

  第四,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第五,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第六,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乡村振兴国际交流合作,讲好乡村振兴中国故事,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这些重大举措可以概括为四个词:制度、人才、投资、领导。

  最后,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只有弄通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方向,深入落实。我要讲的就这么多,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第2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

  今天,有幸与x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第3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

  今天,有幸与x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第4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

  同志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已近一年。今年中央出台乡村振兴一号文件,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再次释放了我们党始终重视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强烈信号。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农村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向前推进。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项伟大战略:

  一、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重大战略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落实,制定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征程,意义重大。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政策的重大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总书记长期重“三农”、抓“三农”的领导实践与理论思考的结晶。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系统全面。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在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概括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个之路”,指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践路径。总书记还强调,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原则。可以说,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乡村发展和城乡演变规律,抓住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回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实践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实行家庭承包,兴办乡镇企业,鼓励农民进城打工,取消了延续 2600 多年的“皇粮国税”,对农民直接补贴,建立农村社保制度,这些制度创新和实践创造,深刻改变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实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实践,带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方略,是我们党的“三农”工作成功实践的继承和发展。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经过 40 年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的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农田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7 年,我国粮食产量比 1978 年翻了一番多,达到 1.2 万亿斤水平,肉蛋鱼、果菜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保证了国家大规模城镇化、快速工业化对农产品和劳动力的需要。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当前的发展阶段,符合国情农情,恰逢其时,只要久久为功抓下去,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核心是重塑工农城乡关系,扭转长期以来“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藩篱,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真正建立起向农村倾斜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机制。乡村发展需要产业带动,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才能聚拢人气、带动就业。国际上,不少知名跨国公司总部都设在小镇上。而我国产业都在向大中城市聚集,许多县城缺乏产业支撑,大多数乡村只有种养环节,加工、流通等都到了城市。今后,应考虑把促进县城或中心城镇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改善农村营商环境,引导适合农村的产业向乡村布局,把就业、效益、收入更多留在农村。要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挖掘乡村的多重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机制。缺少人才的乡村,无法真正实现振兴。这些年,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农村人才持续外流,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谁来种地、谁来兴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建立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队伍,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养本土人才,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实用人才,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破除城市人才下乡的制度障碍,建立城市专业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搭建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投身乡村振兴。

  (三)构建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农业农村建设历史欠账多,农村面广量大,补上这些短板,需要大量投入。据粗略测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厕所、垃圾和污水“三大革命”,需要建设资金超过 3 万亿元。现有资金筹集渠道、投入力度,远远满足不了。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格局。公共财政应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支出,落实县域内金融机构的存款主要用于乡村的政策,引导工商资本等社会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调整土地收益支出结构。目前,全国土地出让收益支出中用于农业农村的不到 30%。要制定出台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于农业农村的意见,大幅提高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比例。

  (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当下,大量农民工及其子女常年在城市务工生活,却不能平等享受城里的公共服务,老一代还能回乡,新生代农民工想回也回不去。比如,农民工回农村养老,转移社保时只能拿走自己缴纳的小部分,剩余的大部分留在了务工地,一定程度上成了“把青春献给城市,把负担留给农村”。为此,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真正市民化。

  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实施

  现在,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工作布局陆续展开。下步,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全面贯彻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担当作为强统筹,履职尽责抓落实,和各地区各部门一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条根本经验。乡村振兴必须发挥好这个优势,用好这个法宝。要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把“四个优先”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硬约束。建立乡村振兴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督查制度,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实到制度上、工作中。

  (二)坚持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发展基础不尽相同,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地域特色,保护乡村风貌,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决不能把乡村搞成缩小版的城市。

  (三)聚焦重点求突破,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迫切需要,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当头炮”。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部署安排,认真总结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确保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大力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最终让农民与城里人拥有一样的生活环境、享受一样的公共服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四篇相关文章:

2024年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报告【四篇】

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精选4篇)

幼儿园年检整改报告范文(通用5篇)

主题教育个人检视整改报告(合集3篇)

巡检整改报告范文(精选四篇)

全面从严治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整改报告【汇编五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报告四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2024年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报告【四篇】
    2024年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报告【四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报告【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精选4篇)
    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精选4篇)

    整改,汉语词汇,拼音zhěnggǎi,释义为整顿并改革。出自于谢觉哉《观花小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自查整改报告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幼儿园年检整改报告范文(通用5篇)
    幼儿园年检整改报告范文(通用5篇)

    幼儿园(英文 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岁至6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年检整改报告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主题教育个人检视整改报告(合集3篇)
    主题教育个人检视整改报告(合集3篇)

    个人,或者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主题教育个人检视整改报告(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