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导航 > 甘肃 >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汇编五篇】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汇编五篇】

时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真希望这些白衣天使们能早点战胜这次病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汇编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1、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3、2月2日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驰援湖北66岁的王卫国,把医生女儿王婷送上前往武汉的飞机17年前奶奶把同样是医生的王卫国送上抗击非典的战场。

  4、一位环卫工人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12000元,工作人员起身询问,老人只匆匆说了一句"在那个纸包里包着"便匆匆离开。

  5、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由于病痛的折磨他走起路来高低不平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妻子不幸被感染而他拖着病体坚守在抗疫一线30多天甚至忙得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

  6、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第2篇: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你们做得非常好!” 2月25日萍乡市委常委、副市长廖鸿到上栗县东源乡敬老院暗访时,隔着铁门了解到该院的防控工作后,接连说了五遍“辛苦了”,并拍摄该院疫情防控工作台帐,称赞其台账细致到位。

  受到不断点赞的院长名叫沈厂根,男,今年43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挺身而出,带领该院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上演了一场饱含着敬老、爱老、护老情怀的疫情保卫战。

  及时反应,做好对内对外双向工作

  1月22日,自接到上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通知后,沈厂根立即召开会议,成立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对敬老院实行封闭管理。采购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作为该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他,自疫情爆发以来,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上。对外,他多方联系,想尽办法购买防疫用品等紧缺物资;对内,他将院内的防疫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每日对院内老人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值班安排、每日院内进行杀菌消毒及每日对院内按疫情防控指南进行指标自查。

  以身作则,舍小家为大家

  大年三十,妻子做好饭菜,读大学放假在家的儿子打电话给沈厂根:“爸,这么晚了,快回家团年”。他回答道:“儿子,院里的爷爷奶奶们没有家人的陪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们更需要我的守护,我不能离开他们”。2月2日,是沈厂根的生日,妻子做了满桌的饭菜,和儿子两人几次打电话叫他回家吃饭,他也总是以院内事情多为由没有回去。妻子无奈道:“回来吃了饭再去院里,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他坚决回复妻子说:“不行,老人们本来就是易感人群,回家途中存在感染风险,我返回敬老院后传染给老人们咋办?”同样,元宵节那天,沈厂根和妻儿又上演着类似的情景。他说:“关键时刻,我必须做好表率,带着大家干”。就这样,他每天日以继夜,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疫情防控日测体温、夜查房

  在这防控关键阶段,老人们的生活物资保障也是一大难题。沈厂根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他亲自带领院里老人收菜晒菜,既保障了疫情期间菜品供应安全,也让不能出门的老人们享受着劳动的快乐。

  在守护在院老人的同时,沈厂根心里始终还牵挂着院内部分春节返家和住院的院民。因疫情影响,荣炳华老人被家人接回家过春节就一直没有返院。沈厂根同志利用工作间隙,带上口罩、大米、牛奶、补品等物资,去到该乡田心村看望荣炳华,了解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临走时还不忘交代荣炳华,疫情期间不要串门,做好自身防护,有困难要及时打电话告知,等疫情过后会亲自来接他回院。

  “敬老、爱老、护老”一直是沈厂根的工作宗旨。疫情期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带领敬老院全体职工坚守岗位,确保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为全院老人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第3篇: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抢占信息高地、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传达到千家万户,这是党报的使命。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就应对疫情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要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面对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巴彦淖尔日报社深刻认识到做好疫情防控舆论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央、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的工作部署,充分调动全媒体策划力量,不断创新传播形式,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和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做到移动优先、融合传播、多点推送,切实有效地做好防控疫情的宣传报道工作,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氛围、凝聚力量。

  制定周密方案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疫情是最紧急的命令,坚守是最动人的姿态。

  巴彦淖尔日报社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要求,深入报道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防控疫情的有力举措,多角度展示全市党员干部、各族群众齐心协力防控疫情的感人瞬间,快速、真实、全面、权威地报道我市各部门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现了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政治品格。

  疫情暴发以后,报社认真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从大年初一开始,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组,建立带班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24小时通讯畅通的应急响应宣传报道制度。召开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工作专题会议,建立新闻宣传研判机制,及时对下一步宣传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和具体安排,做到一把手靠前指挥、亲自部署,确保要求传达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同时,对全社干部职工春节外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有外出情况的人员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实行在家隔离,并将情况第一时间向社区告知。

  为最大程度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报社还抽调4名共产党员和1名共青团员,参与到社区流动人员属地排查、出入登记等工作中,减轻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的工作负担,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全员协同作战确保高质量完成宣传报道任务

  2020年的春节对巴彦淖尔日报社的全体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个“战斗”着的春节。

  一直以走在全国地市报前列为目标的巴彦淖尔日报社各媒体,把对党忠诚写在了防“疫”宣传报道的战场上,凝聚士气、鼓舞信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力和斗志,有力保证了党媒的宣传工作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大年初一起,全员24小时在线值班,通过文、图、视频、新媒体产品等方式发布通告消息、执行指令、原创新闻,监督上报舆情。巴彦淖尔日报、巴彦淖尔晚报记者全体出动投入到疫情防控报道当中,市委、政府的权威发声、主要领导现场调研、相关部门的通知通告、社区乡村牧区群防群控情况……大家不畏危险、不计个人得失,及时报道防控工作第一手新闻讯息,做到疫情新闻不漏报、不错报,出新出彩。

  报社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精神,主动担当作为,通过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向群众公布权威、真实的疫情动态,大力宣传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处置措施、倡议以及各类权威防控信息等。巴彦淖尔日报微信公众号、塞上新媒APP、掌上巴彦淖尔微信公众号、巴彦淖尔蒙文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阵地火力全开,在严格遵守宣传报道要求的同时保证新闻时效性,确保新媒体产品导向正确、来源权威、内容科学准确,获得受众的大量阅读和广泛转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起磅礴社会正能量。

  创新报道形式全媒体矩阵战“疫”佳作亮点频出

  报社全媒体矩阵战“疫”报道密切配合全市抗击疫情工作安排,大力宣传报道市委政府的防控举措、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市民关切,各媒体平台同步跟进,做到了疫情防控宣传全媒体覆盖、全天候反应、全方位报道、全介质呈现,凸显了报社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带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报道工作,报社采编人员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热点内容进行包装,除了及时推送新闻报道,还策划制作了大量H5、小视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闻产品,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防控知识,让宣传报道更接地气,每天有亮点、有创新——

  打出手绘+海报+短视频宣传“组合拳”:针对居家如何防护,报社各媒体制作了《坚守岗位的防控工作者——你所谓无聊的正是他们回不去的家》《巴彦淖尔加油——致敬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让我们团圆、我们为他们团结——致敬逆行者、宅家少出门》《党旗,飘扬在巴彦淖尔抗“疫”第一线》等多个高质量手绘、海报与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形式鲜活,简单易懂,更便于市民学习掌握,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制作出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带动鼓励广大群众从自己做起,积极投身到这场声势浩大的疫情阻击战中来:由报社发起并主持的微博话题“#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全网点击量超过1700万,国内数十家权威媒体和数千网友参与到话题当中,该话题在微博平台第一时间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向广大网友传递信心和正能量,构建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在抖音、快手平台,掌上巴彦淖尔抖音号、快手号开启“花式战疫”模式,发布主播vlog、网红说唱、MV、现场实拍、暖心镜头等战“疫”视频100余条,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掌上巴彦淖尔微信公众号作为巴彦淖尔影响力较大的新媒体平台,在疫情期间全天候进行新闻发布,佳作亮点频出,目前已有21篇报道获得10万+的阅读量,单周最高阅读量达到380万,单日最高阅读量超百万,影响力排名稳居内蒙古媒体微信排行榜前三位;由报社塞上新媒微视频团队拍摄的多部精品短视频被央视频、人民视频、梨视频、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平台采用,向全国网友展现了巴彦淖尔人民英勇战“疫”的信念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士气。

  多渠道将报道触角延伸至一线,全景展现抗“疫”战线的暖心故事:全体记者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全天候响应、尽力深入防控前沿,到医疗机构、民生保障部门、便民市场、超市、交通要道等处进行采访拍摄,报社还派出记者深入北京、河北、武汉等地,实地采访防疫物资调运、爱心物资运送等鲜活的新闻。报纸编辑和新媒体工作人员协作,精心制作了一大批如《巴彦淖尔300万元“天赋河套”优质农产品捐赠武汉》《“硬核”巴彦淖尔 同心协力战“疫》《我们在武汉——巴彦淖尔支援湖北医疗队日记》《10.5万只口罩的5000里行程记》《战“疫”!巴彦淖尔24小时》《巴彦淖尔一名辅警给护士媳妇写下“与妻书”》《临河10岁女孩送给交警爸爸的“生日蛋糕”》等深深打动人心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克服了特殊时期新闻报道典型人物模式化扁平化的弊端,以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情节、质朴的话语再现了抗“疫”前线人员滚烫的赤子之心,输送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常常让读者潸然泪下。

  发掘平凡生活的奇闻趣事,倡导人们保持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各媒体广泛发动通讯员和群众力量,创新性地制作了《元宵节宅家猜灯谜!巴彦淖尔日报社邀您“战疫”闯关抽大奖》《宅在家也要动起来!巴彦淖尔健身操舞一级指导员教你居家健身操舞》《科普:为什么外面没有人也要你戴口罩?》《自制“家庭游乐场”,举办“家庭联欢会”,五原这户农家过年“宅”出新高度》等一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作品,营造了乐观向上、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

  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为春耕备耕、复工复产提供舆论支持和参考:报社各媒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做好春耕备耕和复工复产的重要部署,从2月12日开始,在对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报道常抓不懈的同时,深入全市各地各部门进行实地采访,开设了《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天赋河套·和春天一起奔跑》《春耕备耕进行时》等专栏,推出《我市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三胖蛋:以奔跑的姿势追逐梦想》《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有力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旭一牧业:“牛事业”越做越牛》《坚定信心把握重点 确保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等宣传报道春耕备耕和复工复产工作成效的消息、通讯和深度评论近百篇,新媒体中心为助力餐饮企业推出《小石探店》等栏目,坚定了全市春耕备耕和复工复产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的信心和决心。

  架起惠农助农“连心桥”,为农牧民解决卖难问题出实招:为保障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报社充分发挥平台和网络优势,先后上线了掌上巴彦淖尔线上购物平台,并在全市范围内发起“战‘疫’·爱心惠农助企”公益活动,利用拥有30余万活跃粉丝的掌上巴彦淖尔微信公众平台,多时段、多频次为滞销农畜产品宣传叫卖。活动开展以来,报社全媒体记者入冷库、进鸡舍,当起了能写会道的“促销员”,掌上巴彦淖尔平台先后发布了《陕坝春光村5万枚鹅蛋滞销,急需帮助!》《临河八一村2500多只红公鸡卖难,急需帮助!》《杭后30万棒糖玉米亟待出售》《乌拉特后旗15万斤农村扶贫面粉急寻销路》《五原260多万斤河滩大米滞销,急需帮助!》《杭后2000多个河套“面人人”亟待出售》《积压2万斤梨急需出售,帮帮这位80岁残疾老党员吧!》《五原河滩大米仍有250多万斤滞销,农户急需帮助!》等多篇爱心惠农消息及后续报道,报社编辑记者、摄影制作等全体工作人员合力帮助企业、农户卖鹅蛋、卖红公鸡、卖糖玉米、卖扶贫面粉、卖河滩大米、卖苹果梨、卖河套“面人人”,记者们的采访足迹遍布多个旗县区,与农户、爱心企业和市民携手绘就了最美同心圆,见证和记录了巴彦淖尔日报社的担当与作为。

  面对疫情考验,巴彦淖尔日报社加快了媒体融合的步伐,建立起多形态、广覆盖的传播矩阵,不断尝试跨形态媒体联动,以主流媒体特有的责任担当准确及时、生动权威地解难释疑、沟通社会、引导舆论,在疫情报道中发挥了稳定人心的压舱石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巴彦淖尔日报社将继续加快媒体融合转型步伐,织牢织密广泛覆盖的主流价值内容传播网络,形成一张反应迅速、形态多样、功能全面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动员网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巴彦淖尔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提供有力舆论支持、激发强大精神力量。

第4篇: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任务后,zz交通运输分局zz商城治超站站长zz就没有离开过疫控卡点工作岗位,直至1月30日上午11时发生心梗晕倒。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zz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1月26日上午,zz交通运输分局负责协调设立公路交通疫控卡点。接到任务,zz同志主动请缨去辖区内最远、情况最复杂的zz高速服务区。作为卡点负责人他一边协调解决活动板房搭建,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防护等后勤保障问题,一边组织卡点工作人员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卡点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大家要严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温,严防疫情扩散。在没有隔离服和防护服的情况下,zz总是抢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询问来往车辆的情况。卡点任务较重,人员有限,执法人员按照24小时轮班制,但zz心系疫情防控,从年初二到年初六没有离开过zz高速服务区疫控卡点,卡点条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卧,饮食只有简单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鉴于zz服务区车辆流动量大,工作量较重,局领导安排zz交管站站长zz峰协助他工作,年初六上午8时本该他下夜班,他向zz峰交接了相关工作后并没有离开岗位,上午10时左右连续奋战了近百个小时的zz感觉胸闷、气喘、出冷汗,他也没有和同事们说起,只是说zz站长来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还说从年前到现在忙着工作都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亲,准备回家洗个澡换件衣服去给老人做顿饭,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时,刚到家的zz便晕了过去,家人急忙拨打120,将他送往zz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由于救治及时,目前已脱离了生命危险,正在ICU病房进行密切观察。经诊断,zz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又因长时间熬夜、工作劳累,这才导致突发下壁心梗。

  得知zz生病后,分局领导立即赶到医院探望,zz见到领导的第一句话就是,疫控卡点的情况如何?防护服、防护口罩、吃饭问题、人员紧缺解决了吗?一线的执法人员有没有被感染?当得知一切工作正常,各种问题都已解决,他才松了一口气。

  在日常工作中,zz作为zz交通运输分局治超站站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长期坚守在工作一线默默耕耘,不计名利,踏实工作,经常熬夜加班。面对疫情,他更是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极短的时间就协调建好4个疫控卡点16座活动板房,保障了卡点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zz的工作也赢得了过往车主旅客、服务区同仁和兄弟单位同事的一致称赞,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个交通人的爱岗敬业精神。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还有许多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交通执法人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为保护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5篇: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李永刚,男,196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大庆市第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李永刚作为大庆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中心总指挥、专家组组长,他舍小家、为大家,身患双侧股骨头坏死,仍坚持奋战在一线。他誓言:“我会一直站下去,直到倒下的那一天。”李永刚平时走路,总是很慢很慢,上下楼一定要抓紧栏杆,一步步挪。十年了,双腿股骨头坏死的病症始终折磨着他,近两年愈发严重,已经到了影像学诊断4期(股骨头坏死分4期,4期最重),走得多了、站得久了,踏出每一步都会感到刺痛。他一直想手术,可每次都有事耽搁,一拖再拖。今年,他下了决心:“正月十五过后,必须做!”可疫情一发生,这场手术,无疑又被搁置。不仅是双腿,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也使李永刚备受煎熬。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站着的时候,身体总是向右歪。“腰疼,还有就是左腿股骨头坏死更严重,只能靠右腿发力撑着。”就是这样的一副身躯,每天都会在一线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作为院长,他冲在前面。从本院的流程再造、物资储备,到兄弟医院的医护人员、物资器材调配,以及收治患者的病情变化,都是他的“头等大事”。2月7日,李永刚穿好防护服,头也不回地走进隔离病房。“作为领导,不真正到一线、到隔离病房,就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隔离病房,能直接接触确诊病例,这样才能得到更准确、更完整的第一手信息,才能知道我们的诊断、治疗是否更精准、合理。”他说,关键时刻,领导干部必须有担当、往前冲,“只有冲到前面,才能把队伍带起来……”。作为专家,他冲在前面。每一次会诊,他直接参与、一次不落;每一个病人,他熟悉情况、亲自上手。作为党员,他冲在前面。在ICU病房改造、接诊首例确诊病例的“战斗”中,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总是冲在第一线。痛和情,不知在何时何地,会来个突然袭击。大年三十那天,是抗击疫情20多天来,李永刚唯一一次请假,83岁的岳母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他与岳母一起生活了30多年,在老人临终前没能看上最后一眼,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严峻的疫情面前,大义方为孝。当天,也没办任何仪式,也没通知医院任何人,他和家人送别了老人。大年初一大早,李永刚又出现在医院,与同事们一同研究ICU病房建设方案,研究防控工作。掩去悲痛的李永刚,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病患和医护人员身上。他对待每一位病患,都是细之又细,大到诊治用药,小到饮食起居,甚至连病房内的温度、帮病患翻身次数都一一询问记下,“我们要给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诊治,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疫情袭来,冲击着每一个人,李永刚特别关心爱护一线医护人员和职工,希望大家放下压力、轻松上阵。“千万、千万要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他不厌其烦地叮咛,大家记在心上、暖在心间。58岁的李永刚,从一名普通医生起步,2018年9月来到市第二医院任院长。

  这身白大褂,一穿就是30多年。从医以来,他参加胸心外科手术2000多例,在省内率先开展食管手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治疗;带领团队开展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及食管癌腔镜手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大庆首例食管癌拔脱手术、黑龙江省首例跨省DBD肺移植手术……。如今年近花甲,很多人担心:“抗击疫情的过程很艰难、很辛苦,您的身体吃得消吗?”他说:“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我会一直站下去,直到倒下的那一天。”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2024年甘肃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2023年11月25日-26日【荐】

2023年甘肃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每科84分【荐】

2024年甘肃卫生资格考试时间安排4月13、14、20、21日【荐】

甘肃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什么时候报名?【荐】

2024年上半年甘肃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5月第三周周六【热】

2024年上半年甘肃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表预计3月起【精选】

甘肃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汇编五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